楊儼點點頭,這句話是相當在理的。
不過他們下一句的話,卻讓他後麵的所有考慮都被堵了回去。
“但是皇帝陛下你得知道,戰爭並不是隻是動動嘴皮子,全民熱忱並且將勁用到一塊,就能夠持續進行下去的。”
“他不僅需要大批量的人員支撐,甚至還需要我們的經濟足夠支撐著邊關戰士們的溫飽。”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能會在戰鬥當中會逐漸的損失我們的不少經濟權益,會讓我們的大隋朝的百姓們流離失所,骨肉分離。”
這些眾臣們不停的跪地磕頭,全部都在紛紛的勸誡楊儼收手。
“皇帝陛下,我們現在隻需要暫時進行防守,將這些匈奴們打退到他們的地盤裡麵去就行。”
“如果可以,我們可以攻占他們的一些城池,等到他們主動來跟我們談和平條約,我們到時候可以暫時維持我們邊關的穩定。”
“我們並不一定非得要跟他們發動戰爭,來保證我們全國大隋朝人民的安危和安全,我們也可以通過簽署條約的形式,或者是通過聯姻的形式,來跟他們進行友好的相處。”
這些大臣們說的都對,楊儼當然也清楚他們的想法確實是現在最符合大隋朝國情的考慮。
可是他心裡同樣明白,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國土隻會慢慢的分離。
而且隻有把這些土地全部都收攏到大隋的手下,他們才有更多的經濟發展的空間。
想到那邊豐厚的土地,以及馳騁在上麵的牛羊馬群。
楊儼再次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抬頭看著麵前眾多跪倒的大臣們,忽然開口。
“如果我說我有彆的辦法,能夠儘可能的減少傷亡,同樣在幾年的時間之內把他們給拿下,你們覺得如果我這樣的條件,這個仗是不是可以打下去?”
此話一出,眾人們全部都安靜下來。
他們互相彼此看了一眼之後,都從對方的目光裡麵看到了震驚和詫異。
過了好半晌才有大臣開口。
房玄齡主動的站了出來。
他是見過楊儼的能力的,也清楚他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本事,如果他真的能夠拿出相應的東西來,那麼這仗確實可以打。
他們當然也都是熱血的漢子,也都希望能夠擴大自己的版圖,甚至希望擴大疆土保證周圍的那些邊陲小國全部都收攏到他們的麾下。
但同樣他們也清楚,這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不僅僅是需要經濟倒退,甚至還可能是人骨肉分離,很可能他們大隋朝的不少百姓都會因此而遭殃。
甚至他們連跟自己那些親屬見最後一麵的機會都沒有。
這會使朝廷動蕩,也會使國家經濟萎靡,實在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說他們才一直不停的勸誡,就是希望楊儼能夠以此為鑒,儘快的將後麵的事情全部都處理好。
最好也是能夠在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跟匈奴的人簽訂契約,保證他們的國土的安危。
但是現在看起來,楊儼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