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義之扉1(2 / 2)

她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看著院長期盼的目光,她翻了個白眼。

她才不會告訴“院長”。剛才她在整理某個少數民族的邪神崇拜信仰資料。

院長見她麵露譏諷,耐著性子又問,“你到底在做什麼?”

林奧微抬頭,嘿嘿傻笑了一下。

裝傻,是民俗學家的必備素質。因為在調查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狂熱、虔誠的信徒。當他們繪聲繪色描述自己的神奇感應時。作為一個合格的研究者,你既不能質疑,也不能附和,更不能評論。

隻能沉默的微笑。

聽他們說出更多的話,作為自己的研究素材。

林奧微又笑了一下。

院長的耐心終於消失,他加大了音量,“我問你話呢,你為什麼不回答,你到底在做什麼?”

林奧微心下訝然,院長和所有虛偽的領導一樣,說話溫聲細語,和藹極了。她還從沒見院長這麼氣急敗壞過。

這更確定了眼前的存在不是真正的院長。

林奧微知道,她怕是避不開這個問題了,她做出一副努力思考的樣子,又嗯嗯啊啊了一陣,似乎在仔細的斟酌著措辭。

隔了好一陣,她說,“沒做什麼。”

“院長”騰的一下站起來,居高臨下的看著她,麵色無比陰鷙,“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想好了再回答我。”

林奧微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襲來,直擊腦海,想要探究自己大腦裡麵存放的種種過往。然後再牽動自己的嘴,將這些過往事無巨細的宣之於口,毫無隱瞞的一一坦白。

與此同時,她的眼前倏地憑空出現一架天平。天平的模樣很眼熟,似乎在哪裡看到過。

天平右端空無一物。左端放著一個秤砣,上麵書寫著類似拉丁文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文字。

林奧微一眼就認出,文字的內容是“真相”一詞。她奇怪極了,自己應該不認識這種文字才對。

還不待她細思,就聽院長大聲道,“對著右邊,說出你最近的所作所為。”

更為強大的壓力襲來,讓她幾乎站立不穩。她虛弱的擺擺手,“我說,我說。”

看著麵前巨大的天平,林奧微想起,在某個國家的傳說中,人死後會受到天平的審判,天平的一端放著羽毛,另外一端放著人的心臟。如果心臟比羽毛重,那麼人將會上升天堂,反之將會墜入地獄。

心臟代表著過去一生的靈魂質量,而“院長”隻問自己最近的所作所為。所以這不是死後的審判。雖然她暫時想不明白為什麼“院長”非要知道她剛才在乾什麼,可她的直覺告訴她,不能說出實話。

但是——她看著天平左端寫著真相的秤砣。她明白,要是自己不說實話,那麼很可能會麵臨可怕的後果。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耐心。“耐心是美德!”她在心中默念,然後深吸一口氣,將意念集中在眉心。在不少神秘文化中,這是人體的一處關鍵部位,被稱為上丹田、鬆果體、第三隻、天眼等。

據她之前接觸的那些修行人士說,將意念集中在這裡,可以冥想修煉。普通人也能暫時集中注意力。

她並不是研究冥想與人腦機製的,所以她隻記下了這些話,並沒有實踐。

現在,她照著那些修行人士講的方法,幾個深呼吸後,她明顯感受到“院長”帶來的精神壓力減輕不少,雖然依舊痛苦,但至少能清晰思考了。

“我說,讓我想想,我剛剛做了什麼。”

“我剛才做的事,和以前做的事具有連續性一致性,也有突破性創新性。我會根據眼下生活中的重點目標、計劃安排與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思考,確定最佳選項,也會結合過往經曆,加以優化改進……”

既不能編造謊言欺騙,也不能講出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這看似是個兩難選擇。但是林奧微對此很有經驗。民俗學家也是學者,是學者就要寫論文寫著作。在這個過程中,都會遇到無法講明但卻不能避開的問題。

這個時候,就有一套通用的話術了。比如,說一個問題取得了初步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