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遲沒吃飽點個關注,店長退出她的個人頁麵回到主頁,結果發現自己關注的小遲沒吃飽在一秒之前剛發出一篇筆記。
《臭豆腐加螺螄粉,臭臭組合!》
首圖是一碗被各種小菜擠得看不出是螺螄粉的螺螄粉,店長剛從陳記臭豆腐的評價頁麵出來,能看得出碗裡的臭豆腐和陳記的很像。
第二張圖,一雙筷子把裹滿紅油的粉夾起,叫人垂涎欲滴。
第三張圖,粉條和臭豆腐被放在一個大木勺裡,鏡頭拉得更近,是一張微距照片。
第四張圖,泡在粉裡的臭豆腐被筷子劃拉開,能看見裡麵滿滿的湯汁和酸蘿卜。
“……”
“神經病。”
小遲沒吃飽是不是味覺有問題?連這種東西都吃?臭豆腐和螺螄粉加一起能是什麼好組合,難怪給他們店中差評。
不會吃東西就不要出門隨便給人評價行嗎?
真耽誤事啊。
店長無語地吃了一口飯,嚼吧嚼吧,不知怎的,忽然覺得嘴裡的員工餐不香了。
想吃螺螄粉,還想吃臭豆腐,或許能把臭豆腐泡螺螄粉裡一起吃。
沒吃過螺獅粉味臭豆腐的店長,繼續把筆記往下翻。
筆記的文字內容倒是不長,也就寫了小遲沒吃飽前一天臭豆腐買太多,導致吃不完,第二天煮螺螄粉的時候加在裡麵,居然很好吃的事。
結尾還問:大家有吃過什麼特彆臭,或是奇怪組合的美食嗎?
這就是很典型的評論引導式發問。
店長點開評論回複很想說些什麼,忽然醒悟。
你這不是在線嗎?怎麼不回我消息呢!
他趕緊退出筆記,想著對方應該還在線,馬上又在消息框輸入幾句話。反正好話說過,陰陽怪氣也有,花錢撤評的暗示也給了,愣是還沒回。
不過也沒拉黑他。
直到他說:“陳記臭豆腐是給了您多少費用呢,您看我們這邊也能聯係試試?”
對麵才回他:“你是真沒覺得你們店裡的東西不好吃嗎?”
沉默。
其實店裡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