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心裡警醒一番後,也讚同秦黍的意見,“那我稍晚一點便和你爹一起去將漁網放下去。”說到這裡他想起老李頭的話,“老李頭說他前些時候也捕了一些魚蝦,魚倒是在家裡養了幾天等著大集開了在大集上賣了出去了,隻是那些蝦太小了,身上沒什麼肉都沒賣出去,最後隻得喂了家裡的雞。”
他們家隔壁地頭的那一塊田地就是老李頭家的。老李頭因著自家地和秦家的田地挨著,又因著他和沈海都會捕魚所以和沈海一向交情好。
秦黍有些可惜,“咦,蝦子太小是沒什麼肉,但大集上沒有人換回家去做醬嗎?”秦黍現在滿腦子都是生意經,依她看小蝦子也是能變出錢來的。
當然秦黍這想法是沒錯的,但她忘記了一點,這裡是各種資源都缺乏的古代,蝦子變成蝦醬,多了一道工序價格自然上漲,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成本也上漲了,畢竟蝦子不能平白無故地變成蝦醬不是。
“蝦子製醬得添糝還得加鹽,這兩樣都不便宜。能用得起蝦醬的人家是不會到大集上來的。”沈荷也是會做各種魚鮓的人,對於這些醬製品醃製品的成本心裡是門兒清。
雖然沈荷這樣說,但秦黍還是沒打消自個兒的念頭,秦關一看她麵上的表情,便道:“你是想做蝦醬這門生意?”
“不止是蝦醬這門生意,我們還可以將河鮮的生意都做起來。”秦黍考慮問題是係統性的,既然秀水河這條大河擺在這裡,秦關會捕魚,而沈荷會魚鮓,這已然形成了一條自產自銷的產業鏈了,所以不防將原有的產業鏈再拓展一條出來——他們還可以再發展一下河鮮燒烤業。
秦黍將自己的想法一說,秦家人都開始思考起來,沈海第一個提出問題,“咱們手上沒錢也沒人力。”
沈海會捕魚這門手藝不是一天兩天了,沈荷會魚鮓這門手藝也不是一天兩天,但為什麼迄今為止他們從來沒動過去鎮上做生意的念頭?
一來是因為秦關這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