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浚他們到了趙州發生□□的下轄的幾個縣裡,才知曉這事為什麼越演愈烈。沅水決堤,受災的幾個縣城縣衙非但不出麵安撫災民,還因為清縣出現疫病,居然統一實行封城的措施。沅水決堤十餘處受災的遠不止這幾個縣,其他縣聽見消息,百姓恐慌,一時都亂了起來。
封城的那幾個縣聽見清縣的慘狀,誰敢引頸以待,最後還是縣衙裡的胥吏帶頭反了,殺了縣官帶著城中老小破城而出。
有了這般恩情,幾個縣的老百姓即使沒有投身於亂民之中的卻也不會去向朝廷軍出賣這群人的。
趙州民心已失。
所以欽州軍一去這幾個縣麵臨的第一重考驗便是收複民心。
秦黍聽罷,不禁問道:“若隻是這般,欽州軍何至於此?”
“因為趙州治所遂平被亂民占了,趙州牧跑了,趙王被殺了。”
秦黍大驚,“趙王不是在邊境鎮守嗎?怎麼會在遂平被殺了?”
楊信搖頭,他在欽州軍中隻是個伍長,很多事也是聽說的,具體詳情也不知道,“趙州的糧倉在遂平,遂平被占,欽州軍的後續糧草供應便是個問題。”
雖說欽州軍路過遂平時,趙州牧緊閉城門,但欽州軍受的是朝廷的命令平亂,後續糧草一旦不足,庾浚憑借著敕令上的“糧草供應可就近征調”一句便可以修書去遂平調糧。
秦黍不語,她知道遠不止這兩個原因。她可是還記得剛剛在大帳中她和庾浚的那番對話。
果然楊信的下一句便是,“可誰知,胡虜卻也攻進來了。”
趙州的北部邊境黃沙萬裡,沿線無險可守。趙王軍隻能呈點狀來修建烽燧來防禦。所以哪一個點狀防禦被攻破,胡虜的騎兵便可長驅直入。但以往都是小股兵力進來沿線掃蕩便會趕緊回撤,但這一次卻是大軍進犯,直驅趙州腹地。這不正好就與欽州軍撞上了。
秦黍聽到這裡,掃視了一圈帳內,湊近了楊信低聲道:“你們若是碰上了騎兵大軍,怎麼還能餘半數逃脫回來?”
欽州軍是步兵為主,對上胡虜的騎兵隻能落到被宰割的餘地。況且這次碰上的還是胡虜大軍,這是實力上的碾壓,哪怕有秦黍那一句“走為上計”那也是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