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軼昭看著突然一本正經的蘇文卿,突然覺得她好像沒有看清過這個便宜老爹。
此刻的蘇文卿渾然正氣,眼神清明,與剛才判若兩人。
“父親!李夫子隻教對弈嗎?”蘇軼昭心有疑竇,便問道。
“還能教你識字,吟詩作對啊!李師乃是風雅之士,你和他好好學,希望將來比為父名聲更甚!”
蘇文卿讚歎了一聲,眼神中滿是向往,剛才那股浩然正氣仿佛是蘇軼昭的錯覺。
啊?那還是算了吧!蘇軼昭不敢想象。
“父親才高八鬥,乃真正的風雅之士,兒子差得遠矣!”
蘇軼昭隨口一句奉承話,將蘇文卿哄得臉上笑開了花。
馬車大概行駛了兩刻鐘,停在了一處山腳下。
蘇軼昭早就撩開簾子看向外頭了,此刻人聲鼎沸,山腳下的大道兩旁居然擺了不少攤子。
人很多,這裡儼然已經是一條熱鬨的集市了。
“早年聖上就讀過奉天書院,此地頗為繁華,對麵的山頭看到了嗎?”蘇文卿指著另一邊較遠的山頭,麵對蘇軼昭道。
蘇軼昭點了點頭,就聽蘇文卿道:“那上頭有座法源寺,乃是香火鼎盛之地。”
蘇軼昭正好下了馬車,聞言恍然大悟!難怪這攤販們還售賣佛香、香爐、蠟燭等物。
“一邊是澹泊寡欲之地,一邊則是償其大欲之所,當真是矛盾至極!”蘇文卿搖了搖頭,感慨道。
蘇軼昭也覺得驚奇,難道沒有考取功名者,就去對麵剃度出家,了卻凡塵?
這對麵每天都是敲鐘念佛,會不會耳濡目染,當真沒了功利心呢?
蘇軼昭還在看著麵對麵的兩座山頭愣神,卻聽身邊有人說話。
“老爺!買串糖葫蘆吧?公子年幼,定是愛吃!”
一個賣糖葫蘆的老人家湊到了蘇軼昭麵前,許是看蘇軼昭年紀小,看穿著又是大戶人家的裝扮,拿著一根糖葫蘆開始誘惑起了蘇軼昭。
蘇軼昭看了一眼蘇文卿,倒不是她想吃糖葫蘆,而是想看蘇文卿的反應。
“這等甜食粘牙,走吧!”蘇文卿皺了皺眉,拔腿就走。
蘇軼昭撇撇嘴,她就知道。這爹可不像人家的爹,哪裡會給買吃的?
前方路過一名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的小兒,蘇文卿轉頭看了一眼蘇軼昭,泛黃的頭發還沒養好,身板也十分瘦弱。
“這老兒著實可憐,就買兩串吧!”蘇文卿對著身後的忠伯吩咐了一聲,便徑直往前走去。
蘇軼昭舉著兩串糖葫蘆爬上長長的台階,忠伯在他身後一臉欣慰。
“老爺心裡還是有七少爺的。”
蘇軼昭聞言嘗了一口,不是很甜,糖漿有點少。
蘇軼昭其實本就不愛吃糖葫蘆,勉強啃完一串,看著眼前的另一串犯了難。
“這串帶回去給六哥嘗嘗!”她說罷就將糖葫蘆遞給了身後的忠伯,隻能坑蘇軼梁了。
忠伯更是老懷欣慰,“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這才是家族興旺的根源!”
走在前方的蘇文卿腳下一頓,隨後頭也不回地道:“快著些!馬上李師就要下山了。”
恢弘大氣的亭台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榭,氣勢非凡,卻又不乏江南景致的秀美。
這兩者融合在一起,非但沒有不倫不類,反而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