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娘身體不適,我便想著上山采些草藥。回來時走至河邊,看到有魚,又下水抓了兩條。剛上岸,便發現秦叔迎麵走來。”
少年看了一眼秦大,臉上還有些餘悸。
他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我感念秦叔對我一家多有照顧,便將其中一條給他,算是報答。”
“孩子是好孩子,也是家裡困難,一時想岔了吧?”有人感歎道。
“還不是因為有個藥罐子娘?每日喝藥看大夫,家中一貧如洗,昨兒個聽說藥斷了,想是走到絕路了吧?”
秦大見眾人竊竊私語,眼神掃過摟著朱三的婦人,眼中閃過貪婪之色。
婦人心中懊悔,卻隻能摟著兒子啜泣。
“是娘拖累了你!”婦人眼中無光,她看著兒子眼中滿是不舍。
“娘彆這麼說,您從小就教導兒子不可眼紅彆人的東西。兒子沒做過便是沒做過,便是見了官,兒子也是這麼說。”
接下來的話卻讓眾人大吃一驚,蘇軼昭卻是麵色平靜。
那秦大是做胭脂水粉買賣的,每天或支著攤子在這山腳下售賣,亦或是上村做走貨郎。
“我本想立刻趕回去,秦叔說要趕去這裡售賣胭脂,又說今日擔子重,讓我幫他拿著點東西。我連衣裳都沒來得及換,便幫他拿了籮筐,一起過來了。”
說到這裡,少年突然激動了起來。
“可剛放下擔子,秦叔就說我偷了他的錢袋子。”
朱三指著那地上的籮筐,又道:“籮筐裡還有我的草藥和魚,我沒有說謊。”
“朱三,我之前體諒你年紀小,要照顧家中,本不欲與你計較。可我看你如此不知悔改,就怕你今後闖下大禍。”
秦大朝著眾人拱了拱手道:“我挑著擔子正要過來,朱三說要幫我拿籮筐。盛情難卻,我就由他了。誰想他趁我不注意,便偷了錢袋子。”
“你是說他摸完魚之後,在幫你拿籮筐來山腳下的途中,偷了你的錢袋子?”
蘇軼昭的話讓秦大沉默了一下,隨後道:“我也不清楚,應該是吧!反正我們到了這兒之後,我才發現錢袋子沒了。”
“那你又是如何知道錢袋子是朱三拿了呢?當時你的錢袋子放在何處?”
蘇軼昭一個小兒說這些,大家自然不服。
可他身後的蘇文卿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老爺,不表明他的身份,唬人還是可以的。
秦大眼珠轉了轉,“錢袋子當時放在了籮筐裡,正好籮筐是被朱三拿著的!我來之前確定放在籮筐裡的。”
蘇軼昭上前一把掀開籮筐傷的竹蓋子,“這裡麵隻有兩條魚和一些草藥,既然知道要放魚,怎會不將錢袋子另外放置?”
“你是貨郎,沿村叫賣,時不時就要找銅錢,居然放心將錢放在一旁的小籮筐裡?”
蘇軼昭看了一眼秦大手裡的錢袋子,這錢袋子看著還挺沉,裡麵應該有不少銅板。
“對啊!做點買賣不容易,誰不將錢袋子放在身上?”
忠伯恍然大悟,都是放在袖子中或懷裡的,老爺們也有掛腰間的,錢袋子誰還能不放在身上呢?
這麼一說,眾人也回過味兒來了,開始紛紛附和。
“哦!那可能是我記錯了,當時或許我放在身上了吧?不過這錢袋子確實是從朱三身上搜出來的。”
秦大一拍腦門,而後辯解道。
“換作常人,錢袋子不見了,第一想到的便是遺失,隻會沿路回去找,又怎會率先懷疑旁人偷盜呢?”蘇軼昭冷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