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茶葉的成色不太好,很一般的禮盒,想來也不是什麼名茶。
看到還有一個格子是空著的,蘇軼昭很奇怪,問道:“這裡頭怎麼沒放?還空了一格?”
侍方看了一眼晃動的車簾子,湊近了蘇軼昭道:“掌櫃的說得放銀子,我問了,他說隨意放多少。”
“他問我替誰買的,又是送誰,我照實說了,他就給準備了這個禮盒!”
好吧!蘇軼昭還以為侍方這麼懂人情世故呢!
原來掌櫃的對這種情況已經是司空見慣,知道該準備什麼的樣的,既不失禮,還很實惠。
“他說大戶人家出門也有突發狀況,來不及備禮的,布莊都會幫著準備。這個就是比照著大戶人家準備的,上門打秋風的也都這般......”
蘇軼昭聞言連忙瞪了侍方一眼,接著看了眼馬車簾子,朱三就坐在外頭的車轅上,聽到了可不好!
不過這古代的人情世故她確實得學學,今兒算是學了一招。
問過侍方四色禮盒一共花了三百文,蘇軼昭便從荷包內摸出五兩紋銀,放在了盒子裡。
看著侍方用紅色的細棉布包裹在禮盒的外麵,蘇軼昭心中一陣肉疼。
這大雲朝的人情怎麼比她前世的還要重?她現在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不錯,但她們四房窮啊!
這便宜老爹,就給過她五兩銀子的零花錢,可比她摳門多了。
還是要努力賺錢啊!得儘快實現財富自由。
其是蘇軼昭哪裡知道?一般的人家送禮,便是一塊料子或兩方點心,都已經是很好的禮了。
蘇軼昭他們花了半個時辰才到下林村,然而這樣的路程,還算是近了的。
進了村口,馬車並未停下,而是一直往村子裡駛入。
蘇軼昭撩開一點窗簾子,發現有好多村民都駐足觀望,還有小娃已經跑了出來,跟著馬車追趕奔跑。
“這哪裡來的馬車?要去誰家?”有人問道。
“誒?這上麵坐著的,不是朱三嗎?”有人驚訝地道。
“朱三,這馬車誰家的啊?”有好奇的村民忍不住問道。
“是恩公,正巧碰上,便邀請來家裡做客!”
朱三想到待會兒蘇軼昭還得觀察房屋,村裡這麼多人,哪裡會不來湊熱鬨?索性也就不撒謊了。
蘇軼昭放下簾子,想著日後還是不宜出麵。
朱三的家在村子裡的最東邊,靠近山坳。馬車還未駛入朱三家院門前,他就已經跳下馬車了。
“娘!您看誰來了?”
朱母聽到兒子的聲音,便掙紮著從床上爬了起來。
這兩日身子又不適,上次的錢全拿去還了藥錢,這兩日少不得又要去賒。
心中發愁,但聽到兒子的聲音,她還是揚起了笑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