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傳說中的蘇文敬(2 / 2)

朱門寒貴 九天飛流 4605 字 10個月前

今日被敲打一番,也是他咎由自取,還算是給他留了麵子情了。

將公子給自己的紅封打開,他大吃一驚,居然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看著並未封口的另一個紅封,周管事沒有絲毫猶豫地打開,銀票上寫的是五十兩。

既然讓自己帶紅封,又不封口,那就是故意給自己看的了。

周管事又因蘇軼昭對自己的信任和看重,感到愧疚起來。

他爬上馬車,連聲道讓車夫立刻趕往萬酥閣。

臘月二十九是小年夜,年三十才是團圓夜,團圓夜要吃團圓飯,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

隻是蘇家直係姻親較多,年三十得待在各自家中團圓,因此年二十九提前擺了五桌宴席,為的是宴請嫁出去的姑奶奶。

當然,離得遠的,自然也聚不到一起。

蘇老太爺看著兒孫滿堂的花廳,在這喜慶的時刻,平日不苟言笑的臉上也不禁布滿了笑意。

“今日是小年夜,外嫁的姑奶奶和姑爺相繼回府團圓,咱們蘇氏今兒勉強算是齊全了。”

老太爺說著就看了與他同坐主桌的孫女婿薑連枝一眼,不禁點了點頭。

而後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老二身上,神情卻是微微一怔。

蘇軼昭的目光也隨之落在了主桌其中一男子的身上,此人身著褚色團花錦緞圓領長袍,麵容白皙,不過有些滄桑,但眼神很是清亮。

此刻他短短的山羊胡須微微一顫,似乎在嘀咕著什麼。

此人,就是蘇軼昭穿來蘇家兩年多,在兩日前才第一次見麵的那位神秘二老爺,蘇文敬。

蘇軼昭穿來的第一年,在家宴上,就聽得主桌談論,說是蘇文敬在年底任滿到期,不知是否會有調動。

隻可惜,兩年前,蘇文敬留任了昌北府文山縣知縣,聽說上峰給的評級是中。

蘇軼昭來了兩年多了,對於官場上的事兒自然了解過不少。

那一年文山縣鬨了蝗災,百姓們食不果腹,都逃難去了臨近的州府。

這樣的天災自然非人力所為,但身為文山縣知縣,責無旁貸。升官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貶官流放,甚至是摘了官帽,都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文山縣乃是苦寒之地,蘇文敬當年求去此處任職,想必是考慮清楚了的。

考績為中,那都是上峰看在蘇氏麵子上,否則還真不可能如此輕易放過。

隻能說蘇文敬倒黴,這也怪不得誰。

不過蘇文敬也並非沒有功勞,災後安置百姓,補種糧食,蘇文敬出了大力。功過相抵,這才是他能留任的主要原因。

然而,讓眾人沒料到的是。兩年後,在年前幾日,蘇文敬接到了吏部下發的調令。

蘇文敬由昌北府文山縣知縣官升一級,調去臨杭府吳水縣任知縣。

彆看還是知縣,可卻是從六品,這不就官升一級了嗎?

要問都是知縣,為何吳水縣知縣卻官大一級,那就得說說這臨杭府了。

臨杭府可是江南最為富庶之地,此地產糧可說是北地的兩倍。

吳水縣雖然隻是一個縣城,但臨杭府是上等府,吳水縣更是比一般的小縣城要大得多,還是臨杭府產糧最為充裕之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