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一族發展逐漸壯大,直到當時的孟家家主孟長青說了那十六字諫言之後,孟氏便引來了禍患。”
蘇軼梁也被挑起了興趣,道:“到底是何諫言?”
“新君即位,荒yin無度,民不聊生,江山易主!”
蘇軼梁一說完眾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這話可謂是大逆不道啊!
這不就是說武朝要亡了嗎?那當時武朝皇帝聽完,不得龍顏大怒?
事實也的確如此!明惠帝當場震怒,就將孟長青給關入了大牢。
罪名是孟氏有謀逆之心,欺君罔上,這罪名不可謂不重。
“咦?當時的太子不就是之後繼位的慶豐帝嗎?武朝不就是在他手上滅亡的嗎?若是這般,也能說得通啊!”
有的書生將這些曆史串聯起來,發現竟然能對的上。
蘇軼昭立刻想到了前朝的曆史,史書上確實記載了武朝的輝煌與落敗。
明惠帝不說勵精圖治,但守江山的能力還是有的。
隻可惜之後繼位的慶豐帝便一如剛才那諫言所述,是個殘暴昏庸的君王,否則也不會有之後的起義,如今的大雲朝了。
“那這孟氏又是如何化解的呢?難道是明惠帝舍不得孟氏的卜卦之術,這才留下了?”
此刻眾人也不再說蘇軼玨是信口雌黃了,反而積極地問了起來。
“並非如此!當時明惠帝震怒,是要將孟氏一族誅九族的,隻是後來孟長青獻出一物,這才免除於孟家的災難。”
“莫非?”蘇軼玨剛說完,就有人雙眼一亮,心中一驚。
“莫非什麼?兄台可是想到了什麼?”
這可真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眾人紛紛詢問。
“諸位可知道丹書鐵券?孟家當年有從龍之功,武朝高祖皇帝賜予此券,也是有可能的。”
丹書鐵券是何物?無人見過。自本朝開立以來,也不曾有過丹書鐵券。
不過,孟家當時的情況,也唯有此物能救全族了。
蘇軼玨讚賞地看了對方一眼,而後道:“這位兄台所言不差,正是那丹書鐵券!”
“謔!”大堂之內一片嘩然,此時就連在廂房內休息的客官也紛紛出了房門,站在樓上的回廊上仔細聽著。
“若是當真有此物,那的確有可能啊!”
眾人議論紛紛之時,蘇軼玨又開口了。
“用丹書鐵券保下全族的性命,隻可惜十六字諫言一出,孟氏一族便隻能在朝堂之上銷聲匿跡了。”
眾人也都了然,你這話如此大逆不道,那明惠帝豈能容你?那些大臣豈能容你?就是當時身為太子的慶豐帝也容不下你啊!
“之後孟長青在先祖墳前長跪不起,道未聽先祖之言,給族中惹了禍患。至此之後,便約束族人,低調行事。當時明惠帝下了詔書,嚴禁孟氏五代以內入仕。”
“且朝中關於孟氏的記載,全部銷毀,道這樣雞鳴狗盜、狼子野心之徒,不配被提及。”
蘇軼玨說完剛要喝茶,卻見茶碗內已經見底,蘇軼昭機靈,見狀連忙給他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