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溪還要致歉,卻是被盧仲伯給打斷了。
“少年人文會比鬥相互切磋是常有之事,想必七公子也不會介意,咱們這就開始吧?”
這一出口,就偏向了孟令溪,讓蘇軼梁的麵色微變。
蘇軼玨和蘇軼昭心中冷哼,卻麵色如常, 並未多言。
“不知咱們這一場要考什麼?”蘇軼昭在眾人的注釋和揣測下,依舊麵色如常。
她這麼問,確實是真不知曉要比什麼,另外也是暗指規則是孟令溪定的,自然對孟令溪有利。
“這場比試分為三局,正是三局兩勝。這第一場,乃是詩詞。這般, 咱們在眾多學子中隨意指出一人,請他出題, 而後二人在一炷香的時辰內,賦詩一首。”
說話的是盧仲伯,他看了一眼蘇軼昭,而後又道:“這文鬥畢竟是孟公子提出的,再由他出題或咱們出題,未免有失公允,也難免產生誤會。”
他是書法大家,就算欣賞孟令溪的才華,但也不會因此將自己的名聲賭上。
“這個公平,二人都不知題目,還是隨機的,可見孟公子和盧大家為人很坦蕩啊!”有圍觀的書生連連點頭道。
“那是自然,這三位都是看在孟公子的麵子上來做評比和公正的,確實不能由他們出題,這般才公道。”
在場之人紛紛附和,表示這是應當。
蘇軼昭自然不會不滿,這相對來說, 已經很公平了。
“在下無甚異議!”蘇軼昭點頭道。
接著她便將隨身攜帶的小藤箱拿了出來,而後從中拿出自己平日裡慣用的文房四寶。
眾人一看,頓時對世家子的做派很是嗤之以鼻。
這文會上也不是沒有筆墨紙硯,這般作態,是給誰看呢?
眾人的心思,蘇軼昭不去理會,她習慣帶自己的文房四寶怎麼了?
盧仲伯看在眼中,卻是對蘇軼昭有所改觀了,可見蘇軼昭平日裡讀書練字頗為考究。
他是書法大家,一般出門也是自帶文房四寶,旁人的確實用不慣。
“七公子!便由你隨意選一位學子出來出題吧!”盧仲伯的語氣比剛才緩和了不少。
蘇軼昭環視四周,見眾人都躍躍欲試,便隨意在中間指了一位。
“不知這位兄台是否願意出題?”蘇軼昭行禮問道。
那人約莫弱冠之年,見蘇軼昭指了自己,也並不扭捏,大方地站了出來。
“七公子客氣了!既然這般,那白某就出一題。”
他說著便打量起了庭院的環境,當目光巡視了一圈, 卻是有些猶豫起來。
片刻之後,他雙目一亮, “咱們就以這庭院中一物為題, 至於哪一物,二位自選便是。”
這就是為了增加難度,也更為精彩些。就看這兩人會選何物來做題,他想想都覺得興奮。
“這?這般就有些難了啊!可寫自己擅長的,說不定之前還作過,此番拿來潤色呢!”有的書生忍不住質疑道。
“我倒是覺得這般十分有意思,這庭院中有花草樹木,涼亭內也是器物眾多,肯定有他們二人都擅長的。這次比鬥,一定精彩。”
有人忍不住對出題的書生豎起了大拇指,此人有才。
蘇軼昭也跟著打量了一眼周圍的環境,要說這庭院中最出挑的,便是那幾棵白梅樹了。
院子的一角栽種著一叢迎春花,中間還有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