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軼昭的聲名鵲起,那是必然。
而作為蘇軼昭的對手,孟令溪的坦蕩,必然也會讓人對他有了好感。
這一波,即便是輸了比試,對孟令溪也不虧,這是雙贏的局麵。
“孟公子也是坦坦蕩蕩的君子啊!”
“的確!這胸襟,是少有人能及啊!”
果然,有人讚歎之後,眾人深深表示了讚同。
“孟公子既然已經認輸,之後的比試都是自動放棄,那今日文鬥比試便是蘇七公子贏了。”
溫紀傑宣布了結果,他的目光在蘇軼昭和孟令溪身上來回掃視了一圈。
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兩位少年人的心計,讓他很是心驚。
等入了朝堂,必然要被他們攪動一番風雨。
屬於大雲朝的輝煌鼎盛時期就要來了,有了這樣的少年人相助,大雲朝必然會開創盛世。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送他們個順水人情吧!
“不過比試雖然結束了,但文會切磋卻是可以的。既然都來了,就這麼回去,豈非可惜?咱們相聚一堂,也是緣分。不如此番就由咱們幾位出題,考校你們一番。不論輸贏,隻在切磋學習和探討。”
溫紀傑說著,便看向了身旁幾人,“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幾人自然不會拒絕,紛紛點頭,表示機會也很難得。
“在場有感興趣的學子,若是有想切磋的,也可一並過來。”
溫紀傑即刻命人又準備了筆墨紙硯,書案不夠,就命人將小桌抬到了亭外排列放置。
眾人一聽不禁大喜,這可是朝廷致仕的老大人,又是國子監祭酒,不管是才學還是人脈,都是自己平日裡難以企及的,自然要趁此機會表現一番了。
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大儒在,不論誰指點自己一番,那也是受益匪淺呐!
就這般,有人自慚形穢,不想獻醜,有人卻躍躍欲試,很是積極。
這樣的情況之下,蘇軼昭他們也不好掃興,於是又重新坐了下來。
孟令溪此刻臉上也帶了幾分笑意,“如此甚好!正好還能看到蘇七公子的佳作,說不定又有一番收獲和感悟。”
“孟公子真是抬舉在下了,早前就聽聞孟公子的文章錦繡,這對在下來說,才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蘇軼昭立刻回道。
就這般,一場二人的比鬥變成了眾人的文會切磋。
此刻東升客棧之外還陸續有學子趕來,他們都是得知了二人的詩作,來瞻仰二人風采的。
“既如此,那咱們就出兩題吧!”
溫紀傑與一旁幾人商議了一番,便由盧仲伯執筆,寫下了他們的題目。
因為也有幾名學子有興趣,想一起答題,便還是讓小童讀題。
“仁者,本心之德;孝者,百行至源”
幾人將題目立刻抄寫在了紙上,這是關於仁孝的,蘇軼昭很快心中有了腹稿。
之前蘇文卿和李授之對她采取的就是題海戰術,一些典故和所學得常用,否則就十分生疏。
再看第二題,這一題又是關於聖人的。
“文者貫道之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皆所以明斯道也”
這一題蘇軼昭邊抄題,邊思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