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鄉試第一場(1 / 2)

朱門寒貴 九天飛流 4640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朱門寒貴最新章節!

蘇軼昭將題目抄錄下來,前麵三道是四書題,蘇軼昭看向第一題,“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這題出自《論語》,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蘇軼昭心中有數之後,又看向第二題,“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這一題出自《中庸》,蘇軼昭連看兩題,心中已經有了腹稿。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這是文章中的一段,題目取了其中兩句,對於差不多能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蘇軼昭來說,根本無需思考。

最後一道四書題是“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

這一題出自《孟子》,這麼一大段,好在沒有隻取其中幾個字拚湊,否則還要思量一會兒。

蘇軼昭不由得感歎道:良心題目啊!看來此次出題的官員良心都是大大地好。

心中默默給出題的大學士們點了個讚,蘇軼昭此刻心情是舒暢地不得了。

這般三道四書題都掃過一眼之後,蘇軼昭也沒看下麵的題目,反而拿過草稿紙開始答題。

她現在文思如泉湧,還是得快速記錄下來。

第一題,“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誰能出門,而不由戶呢?”這一題之前李授之有詳細講過,意思是要出去,肯定得從門走,走應該走的道。

這就是個比喻,下麵一句是“何事不由於道也。”

也就是比喻做什麼事都應該有道,道有人道和天道。天道難聞,人道是人倫綱常之道,為立身行道之本。

蘇軼昭略微思索,就寫下了破題。

“人之出必循常行之處,而其行乃違當然之理,此聖人所以怪而歎之也。”

對應論語和聖人,第一段破題點名提議和出處。

鄉試每一篇四書文都有字數要求,都不得少於二百字。

不過這對於蘇軼昭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李授之和蘇文卿布置的任務,每次都是不下五百字。

引經據典,她洋洋灑灑能寫六七百以上。

不過這裡無需太過深入,考官看這麼多學生的卷子,有一種疲累之感。

若是字數太多,很考驗考官的耐性。這是在國子監時,教導他們學識的博士親身體會,並再三告誡的。

因此蘇軼昭隻打算寫三百字左右,到時候將草稿上的內容精簡一番,必須做到言之有物,還得簡明意駭。文章必須錦繡,不得過於平庸。

她的速度很快,不過半個時辰就寫完了第一篇。

仔細,斟酌刪減,而後文筆上稍稍潤色,最後再重抄一份。

接下來是謄抄,這一個步驟雖然不用動腦,但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一筆一劃都要時刻注意,竟是比做文章還累。

不到一個時辰一篇,蘇軼昭做得很仔細。

一上午的時間,蘇軼昭就做完了兩篇,謄抄到了試卷上,並將最後一篇四書文寫了個大概。

她再接再厲,將最後一篇答案仔細刪改潤色之後,又在草稿紙上重抄了一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