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須對時政非常了解,結合運用進文章中,還不能虛浮。
從這裡就能體現出世家的底蘊,或者得有個好老師。
貧寒學子對於時政的了解,絕對不如那些世家大戶。
策問出彩,是整個鄉試的關鍵。
不過蘇軼昭對策問向來不懼,不管是蘇文卿,還是李授之,亦或是國子監的博士,他們都曾說過,蘇軼昭在這方麵天賦異稟。
不過為了出彩,蘇軼昭一上午也就答了一題,期間刪減改動不下五次,最後才讓她滿意。
考試高度集中,花費了不少精力,讓蘇軼昭都忽略了號舍中的臭味。
吃過午飯之後,她依舊起身稍稍運動了一番,才重新坐下,開始答題。
這五道策問,就是蘇軼昭也辦不到輕鬆愜意。
第二篇比第一篇思量更久,等她寫到自己滿意之後,才停住了筆。
活動一下酸疼的肩膀和背脊,蘇軼昭打算睡個午覺,哪怕隻是小憩片刻,對於下晌答題也能有不小的幫助。
將床板放下,努力忽略空氣中的異味和牆角那一堆,蘇軼昭強迫自己入睡。
不過剛開始翻來覆去睡不著,她便隻能思索著接下來的題。
等她醒來之時,晚霞的餘光已經灑了下來。
額......看來她的適應能力很好啊!這樣的環境,居然也能睡得下?
不過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太過勞累,睡眠又不好,這才睡了這麼久。
然而蘇軼昭對麵的考生卻很是驚奇,他見對麵的簾子終於掛上去了,頓時一陣讚歎。
沒想到這樣的環境,這位天之驕子也能從容不迫的,真不是一般人呐!
看巡視的官差走過,他趁機對著蘇軼昭豎了豎大拇指。
隻可惜蘇軼昭此刻有些迷迷糊糊,有些發愣,並未領會對方的用意,隻能用上萬金油。
凡事不明,隻需微笑麵對。
趁著天色還未暗,蘇軼昭將第二篇謄抄上去。
將接下來的題目思忖了一番,蘇軼昭在草稿紙上寫下自己的初稿,而後便放置在一旁不管了。
等墨跡乾透,蘇軼昭就將卷子和筆墨紙硯都收好,開始煮粥。
饅頭太乾,一連兩頓的饅頭,她實在難以下咽。
再說總不開火,還會惹人懷疑。
這樣陰冷潮濕的天氣,喝上一碗熱粥驅散寒氣也是好的。
因為蘇軼昭這兩日胃口不好,因此也沒放肉乾,隻就著鹹菜喝了一小碗,就再也沒了胃口。
換了一批香囊,號舍內香味更濃鬱了一些,這才將號舍內的臭味徹底淡去。
隻是香味太過濃鬱,衝得蘇軼昭有些頭疼。
用衣裳在木板上墊好,蘇軼昭便打算和衣而睡。
反正讓她在晚上答卷是不可能的,就蠟燭那麼點熒熒之光,要是寫錯字,就是想哭都沒地方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