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卷宗翻開,仔細查看。
德慶一十五年五月十九,長平郡主與鎮國公府世子盛瀾清定親。
上麵記載當時皇上和皇後大喜,各自賞賜了不少珍寶和田地玉器。
長平郡主是正二品,享封地食邑。從當時的賞賜看來,先皇和如今的太後對長公主母女是寵愛有加。
長平郡主身份尊貴,嫁給鎮國公府世子正是門當戶對。
這一小段隻是穿插在記錄中的,蘇軼昭往後翻了翻,這一本卷宗就再也沒了長公主母女的記載。
看來長公主母女應該很是低調,這一年,除了長平郡主及笄和定親,並沒有其他大事發生。
蘇軼昭又翻過十六年的記載,在當年的六月十一,看到了長平郡主與鎮國公世子大婚的記錄。
這兩本翻過的記錄則是收錄帝王的一言一行,因為及笄、訂婚、大婚都有賞賜,因此都有記錄下來。
德慶一十七年三月二十八,長平郡主誕下長子,先帝又有了賞賜。沒有寫孩子的姓名,這對記錄帝王言行的官員來說,無關緊要。
再然後就沒了記錄,蘇軼昭再次翻了翻,終於在一十八年十月初九那天看到了記錄。
還是賞賜,是長平郡主再次誕下一女。
十月初九?蘇軼昭渾身一震,那不就是她的生辰嗎?
將手中的卷宗放下,蘇軼昭愣住了,有些巧啊!同年同月同日生。
可是,原主的親娘文鈺一直活到了她九歲,且她爹是蘇文卿。想來應該是巧合,可未免也太巧了些。
再次往後翻了翻,居然是祭祀長公主的日子。
德慶一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是長公主遇害的日子。
蘇軼昭迅速往後翻,在來年元月初十,先皇下令特許長公主葬入皇陵。
接下來便是祭奠,十一月二十一是長公主的祭日。
當然,也是長公主府所有人的祭日,其中包括鎮國公世子和長平郡主。
先皇隻祭拜了一年,因為他在德清二十年八月初三便駕鶴西去了。
至於當今皇上有沒有去祭拜,蘇軼昭不得而知,因為這得看當今皇上的卷宗。
其中不過寥寥數語概括鎮國公府謀逆之事,就是陳述幾句,沒有詳細記錄。
看來要找當年詳細的卷宗,還得去看朝廷記錄大事件的卷宗。
回到書架處,蘇軼昭翻了翻,將那五年內的所有卷宗都翻了出來。
既然是謀逆,那就一定有詳細的記載。
正好她要掌修國史,裡麵也是要校對和修改的。
“蘇大人!您準備把這麼多都帶回去嗎?”
錢孔目很是驚訝地看著蘇軼昭搬著一大摞的卷宗過來,其實這先帝時期的國史之前已經校對了一次了,這不就是個清閒差事嗎?怎麼蘇大人還這般興師動眾的?
難不成是新官剛上任,心中激動,想立刻做出一番成績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