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覺得羅大人並非那妾室所害?”蘇軼昭問道。
“是,此案存在疑點!”康釋文點頭。
“你也看過卷宗,你怎麼看?”他忽然抬頭看向蘇軼昭問道。
蘇軼昭沉吟片刻,“下官也是這麼覺得。”
“當時所有官差都搜過羅府,並沒有找到夾竹桃的蹤跡。然而半個月之後,才被發現埋在竹林中。”
蘇軼昭攤開卷宗,而後指著某一處,道:“大人請看,卷宗上記載,根據妾室的交代,夾竹桃當日就給埋了起來,正是為了躲避追查。可朝廷去搜物證的時候,那夾竹桃的花瓣還尤為鮮豔,上麵的泥土翻新更像是最近才發生的。”
“舉報之人乃是坊市中賣花的掌櫃,那之前查探府上下人行蹤時,他為何不說?此人先前的口供與後麵根本對不上。那掌櫃若與此事無關,又為何替那名妾室隱瞞?難道他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康釋文滿意地點了點頭,“本官當時訊問這掌櫃,說是怕麻煩不想多事。”
“您覺得可信嗎?一般的掌櫃難道不是怕惹麻煩上身,從而知無不言嗎?不得證明一下自己的清白?”
康釋文點頭,“的確如此,不過他信誓旦旦,還有人證,再加上那妾室已經伏法,此事便隻能結案了。”
“可那妾室的供詞卻是漏洞百出。”蘇軼昭肯定地道。
“哦?你說說,哪裡有不妥?”康釋文頓時來了精神,終於有人覺得這樁命案有疑點了。
蘇軼昭打開自己剛做的筆記,“她說那日她端了碧梗粥去了書房,而後將其毒死。”
“可羅爭的夫人供述中提到羅爭前半個月一直在書房,不知是遇到了什麼棘手之事,每日都忙到半夜,並且不允許內宅婦人到書房尋他。”
蘇軼昭說著又翻到了卷中的某一頁,“您看這裡的供詞,他夫人翟氏說她關心自家老爺身體,期間去過書房勸導,卻被羅爭給趕了出來,並且嚴厲指責內宅婦人不得踏入前院外書房半步,還將隨身的侍從喝罵一頓。”
康釋文並不覺得奇怪,因為他就是這般。
“羅爭是書香世家出身,行事作風恪守世家禮儀。外書房乃是家中男子商議大事之處,內宅婦人怎可隨意闖入?”
蘇軼昭心中呸了一聲,這些老封建。
不過也證明了羅爭是標準的士大夫,不會輕易違背自己的原則。
“可那妾室卻說她進了外書房,還看著羅爭將碧梗粥喝下了。”
康釋文沉思了一會兒,“但那妾室受寵的話,也許真的會讓她進去,這也保不準啊!”
“咱們隻說這是個疑點,接下來便是另一個疑點。”
蘇軼昭負手而立,“據夫人翟氏哭訴,當時若知道妾室萍兒與其他小廝有了私情,是萬萬不會納她為妾的,害得老爺白白丟了性命。”
“也就是說羅爭夫妻二人並不知萍兒心有所屬,彼時萍兒的娘卻想著榮華富貴,替萍兒答應下來,您覺得萍兒會這麼恨羅爭嗎?”
康釋文沉吟片刻,道:“翟氏說過,羅家子嗣不豐,她身子骨又不好,替羅爭張羅妾室是她的主意,是想著為羅爭開枝散葉的。之前還問過萍兒的娘,她娘可沒說萍兒有心上人了。”
“待納了萍兒之後,夫婦對萍兒都挺好,萍兒剛開始有些鬱鬱寡歡,後來倒也平靜了下來。翟氏以為剛開始是萍兒介意羅爭的年紀,還好言相勸來著。”康釋文繼續道。
蘇軼昭心中腹誹,可不就是嗎?人家才二八年華,卻跟了個不惑之年的男人,做她爹都嫌年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