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小戎俴收(2 / 2)

遊溯問:“先生指的安內,是哪裡?”

遊溯的手指指向司州:“是司州的豪右?”

“還是……”手指上移,指向了那片天府之國,“巴蜀?”

遊溯想打蜀國很久了。

在地理位置上,巴蜀位於雍國的大後方,又和西羌接壤,可謂是雍國的心腹之患。

更讓雍國不滿的是,蜀王有問鼎中原之心,但蜀王再蠢也知道絕不能簡單粗暴地走三峽通道、從長江順流而下直逼臨安攻下國都。

不能走水路,那麼就隻能走陸路了。而蜀國想走陸路東出,不論是走漢中-關中還是隴右-關中的路線,第一個要攻打的國家都是雍國。

地理位置決定了雍國和蜀國之間必有一戰,蜀國不滅,雍國寢不安眠。

遊溯:“當初先生和孤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如今孤的以史為鑒,如何?”

當初秦並吞八荒之時,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秦惠文王時派司馬錯攻巴蜀,秦武王時攻韓得到了三川河穀,秦昭襄王時又攻趙得到了山西。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秦人先祖惡來又是殷商末代帝王帝辛的心腹忠臣,以殷商血脈自稱,因此有人這樣形容過秦一統天下的曆程——

關中本土是大秦帝國這隻玄鳥的本體,得到巴蜀便是張開右翼,得到山西是張開左翼,三川河穀則是玄鳥張開的喙。

當這隻玄鳥雙翼張開、尖喙露出之時,便憑借著山川地理俯視中原,山東六國再無力阻攔大秦帝國的東出。

如今,遊溯便想複製這條路。

三川河穀所在河南郡,歸屬司州,如今已是雍國的地盤。現在擺在遊溯麵前的,則是攻山西和攻巴蜀兩條路。

遊溯傾向於先攻巴蜀。

然而白未晞搖了搖頭:“依臣之見,不如先攻山西。”

遊溯一愣:“山西?”

遊溯轉身,目光灼灼地盯著白未晞看,不確定般又問了一遍:“先生是說,在巴蜀還是蜀國的情況下,先攻山西?”

麵對遊溯的質疑,白未晞平靜地點了頭。他的目光沒有絲毫的閃躲,毫不避諱地和遊溯對視:“對,先攻山西。”

“以史為鑒沒有錯,但是卻也不能不顧現實情況一律照搬。當初秦國先巴蜀後山西,是因為巴蜀所建之國是落後的巴國和蜀國,而山西所在之處卻是強大的韓國和趙國。”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反過來的,巴蜀所在的蜀國物產豐饒兵精糧足,山西之處卻是一片‘無主之地’”。

大晉開國以來,在山西分封了無數小諸侯,但在“馬奴之亂”後,朝廷無力掌控天下,諸侯互相征伐,山西也經過了一場又一場的叛亂,迎來了無數諸侯王,最終被趙國吞並。

其後,趙國被燕國吞並,燕王帶領幽州突騎在河北平原如入無人之境,但當幽州突騎麵對高聳的太行山時,還是刹住了馬蹄。

幽州突騎沒辦法突破太行山帶來的地理因素,隻能望著陝西內部豐饒的盆地流口水。燕國北部還有東胡、匈奴要平定,故而燕王隻能對山西傳檄而定。

沒有被馬蹄踐踏過的山西對燕國的忠誠也就那樣,就像當初山西冷眼看著趙王去死一樣,現在的山西對燕國毫無忠誠度可言。

同樣地,雍國進攻山西,現如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