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娘也是說道:“也不算是費事,做上一些等著曦哥兒醒過來的時候讓他喝一些就是,隻是,曦哥兒畢竟還小,做梨汁的時候隻是在裡麵放上冰糖和蜂蜜就是,川貝之類的還是不要放了。”
婧娘細細的交代丫鬟。
過了一會兒田氏和張氏也是帶著自己的孩子過來了。
興哥兒幾個孩子一過來屋子裡麵立刻就熱鬨起來了,幾個孩子都是圍到了婧娘身邊。
婧娘想了一下,決定還是拘著幾個孩子學習才是,媛姐兒幾個孩子還小,但是興哥兒已經是六歲了,確實是應該好好的啟蒙才是,婧娘記得上一世興哥兒也是考中了進士的。
婧娘就先問了一下興哥兒學的《幼學》,看著興哥兒將學會的被動很是順溜,心中不僅覺得滿意,摸摸興哥兒的頭,說道:“我們的興哥兒真厲害,等著興哥兒上學的時候小姑姑給興哥兒做上一個書包。”
媛姐兒幾個孩子聽到了書包也是掙著讓婧娘給做,婧娘就許諾等著她們到了六歲的時候也會給她們做一個書包。
雖然說董家村的人都是知道女孩子讀書識字也是很對的,而且這樣以後婆家也會高看一眼,但是說起來董家村的私塾還真的沒有女孩子過去讀書。
婧娘又給興哥兒講了《幼學》裡麵的一些內容,讓後讓興哥兒開始描紅。
媛姐兒幾個孩子雖然說和興哥兒一起啟蒙的,但是學會的東西到底是不如興哥兒多,所以婧娘就乾脆給媛姐兒幾個孩子布置了另外的任務。
看著幾個孩子都在認真的學習了,婧娘就去了馬氏那裡。
婧娘說道:“我看興哥兒已經是六歲了,也是到了應該好好啟蒙的時候了,所以不如送到村子裡麵的私塾裡麵去,興哥兒是個聰明的孩子,我教興哥兒的那些內容,興哥兒都是牢牢的記住呢!”
馬氏田氏幾個人都是不怎麼董學問上的事情,但是婧娘說的她們還是聽懂了,不僅心中很是高興,婧娘的意思是說興哥兒是有讀書的天分呢!
秦氏想了一下,不說董書凱,就是婧娘在六歲的時候也是已經將一整本《幼學》背下來了,興哥兒這個時候啟蒙確實不算是早了,就說道:“是啊,書凱四歲的時候他爹就已經是抱在懷裡麵讓他讀書識字了,當時那麼小的一個孩子我看著都是心疼,但是現在看著書凱卻是覺得應該早早學起來才是。”
馬氏點點頭,說道:“對對對,學問上麵的事情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卻是明白早一點讀書寫字對於興哥兒來說絕對是沒有壞處的!今年三月的時候就把興哥兒送到私塾裡麵去。”
田氏也是覺得高興,說起來她還真的沒有想過自己的兒子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但是卻是真的願意看著看自己的兒子以後能夠出人頭地,若是能夠考中進士當官,自然是再好不過,要不然就是秀才也是好的。
張氏不僅是有些羨慕,她隻是得了英姐兒一個孩子之後肚子裡麵就沒有動靜了,說起來公婆並不是那種刻薄的,所以從來沒有在孩子上麵催促過她,但是她真的是願意再有一個男孩的,尤其是看著興哥兒已經是到了啟蒙的年紀之後。
張氏臉上的羨慕和失落婧娘都看在眼中,心中不僅在想這個二嫂以後還是會有孩子的,而且也是男孩,但是現在婧娘自然是不能夠說出來的,自然,說出來恐怕是張氏也是不會相信的。
秦氏和馬氏在討論著興哥兒入學的事情,田氏在一旁認真的聽著,關乎自己兒子的事情生怕會錯過一些什麼。
婧娘看著興哥兒幾個孩子還在認真的描紅,就去了曦哥兒那裡,這個時候曦哥兒應該是已經醒了。
過去的時候果然看著曦哥兒已經是睜開了眼睛躺在床上玩手指頭,不哭也不鬨。
看著曦哥兒烏溜溜的大眼睛,婧娘覺得自己心都化抱起來曦哥兒,說道:“曦哥兒醒了。”
現在的曦哥兒自然是聽不懂婧娘的話的,但是曦哥兒去卻是認得婧娘的,所以一點點都不認生,由著婧娘抱著,還給婧娘一個大大的笑容。
婧娘抱著曦哥兒出來了,問描夏:“梨汁可是做好了?”
描夏立刻點頭,說道:“做好了,一直溫著呢!”
“嗯,去盛半碗過來。”婧娘說道,抱著曦哥兒去了東暖閣那裡,坐在慢慢的個曦哥兒喂梨汁。
到現在曦哥兒已經是有五個月了,所以開始吃一點母乳之外的東西,隻是不能夠多吃,而曦哥兒似乎也很是喜歡吃那些東西,所以婧娘很是容易的就能夠給曦哥兒喂梨汁。
三勺子之後,曦哥兒似乎還是有些意猶未儘一樣,仍然吧嗒這嘴看著被婧娘放在桌子上麵的碗。
看著婧娘似乎是沒有什麼反應,還非常不滿意的“啊啊”了幾聲。
婧娘抱著曦哥兒去了秦氏那裡,笑著說道:“可是不能夠貪吃,明兒姑姑再給你做。”
秦氏看著婧娘把曦哥兒抱出來了,笑著說道:“我還想著曦哥兒什麼時候能夠醒呢!沒想到你已經帶著他出來了。”
婧娘把曦哥兒給了秦氏,說道:“不隻是抱過來了,我還給曦哥兒喂了梨汁,沒敢多給,隻是三勺子,曦哥兒還不滿意呢!”
現在曦哥兒已經是有些沉了,婧娘長時間根本就抱不住。
秦氏就把曦哥兒攬在懷中,說道:“早上這個小子一直想著怎麼睡覺了,沒有怎麼喝奶,現在應該是覺得餓了,去看看大奶奶,現在應該是忙活完了。”
曦哥兒一直是林氏用母乳帶大的。
小丫鬟立刻出去了,不一會兒秦氏就過來了,抱著曦哥兒去了裡間開始喂奶。
中午吃過飯之後,董書博和霍吉文就回來了,這個時候就是到了認親的時候了。
婧娘看著霍吉文梳著中規中矩的園髻,戴著一套赤金首飾,穿著一身大紅的衣裳,臉上還是帶著一些微微羞意被穿著一身暗紅色衣裳的董書博扶著進來了。
婧娘想上一世自己和這個嫂子並沒有多少接觸,卻是知道這個嫂子和哥哥的感情一直很是不錯,而且為二哥生了四個兒子,沒有女兒,兩個人都很是希望有一個女孩兒。
自然是先要拜見董舉人和秦氏的,董舉人對於霍吉文沒有什麼影響,隻是聽著自己的妻子說過是個不錯的,而且霍家不是那種不著調的,所以自然不會對霍吉文有什麼不好的印象,對於秦氏來說霍吉文是她親自挑選的媳婦,如今看著一舉一動都是好,心中麵很是歡喜。
董舉人接過來了茶水,喝了一口放在了桌子上麵,對董書博說道:“成親之後就是大人了,以後行事穩重一些,而且不得輕慢了你的妻子。”
對著霍吉文則是和顏悅色的說道:“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在家裡麵不要委曲求全,有什麼都說出來便是。”
霍吉文心中感激,很是恭敬的應了下來,董書博在這種比較肅穆是場合裡麵自然也是不會耍寶搞怪,恭敬的應了下來。
秦氏笑眯眯的將一個紅封和一對赤金鐲子給了霍吉文,說道:“你公公說的就是我想要對你說的,在這個家裡麵不必過於拘束了,書博若是對你不好你不好意思說他,就過來找我,我替你教訓他!”
霍吉文紅了臉,說道:“夫君對兒媳很好。”雖然董書博麵上看著大大咧咧的,卻是真的會體貼人的,這一點從昨天晚上就是能夠看出來的,想起來昨天晚上的事情,霍吉文又是紅了臉。
無論怎麼說董書博都是秦氏的親生兒子,所以現在秦氏聽著霍吉文說自己的兒子好秦氏自然是高興無比,對霍吉文也是更加親熱了。
之後霍吉文又是拜見了大房和二房,馬氏是準備了一個紅封加上一對銀簪子的,黃氏則是隻給了霍吉文一個紅封。霍吉文嫁過來之前就對於董家的情況有了一個了解,所以現在這種情況並不覺得驚訝,都是恭恭敬敬的受了下來。
之後就是同輩的人了,董家沒有出嫁的就隻有婧娘和二房的董書勤了,所以霍吉文給兩個人準備的禮物都不輕,尤其是給婧娘的,婧娘拿著霍吉文給自己的荷包隻覺得很是有分量。
至於興哥兒幾個孩子,霍吉文則是給興哥兒一個四兩重的金鎖,媛姐兒幾個女孩子則是一對金鐲子,曦哥兒則是一個金鎖和一對金鐲子。
董家人並不算是很多,所以不過是半個時辰就算是認完親了,秦氏想著董書博和霍吉文一早出去了到現在也是應該沒有吃過什麼的,就說道:“你們小父親兩個人快點去吃一些東西,書博你好好的陪著吉文,等著晚飯府時候再過來就好了。”
董書博點點頭,說道:“好的,娘。”
聽了這話霍吉文心中甜蜜無比。
林氏就適時說道:“我讓廚房一直熱著飯菜的,你們回自己的院子就好,我讓丫鬟給你們送過來。”
林氏從來都沒有覺得自己的這個弟妹出身要比自己的高自己就應該心中有什麼想法,相反,要是自己過於拈酸吃醋了,恐怕是董舉人和秦氏不會滿意,就是級的丈夫也是不會滿意,畢竟董書凱和董書博的關係一直都是不錯的。
董家不是那種是非不分的人家,從秦氏在霍吉文嫁過來之前就把管家的權力交給她就看出來了。
所以自己何必得不償失呢?
這兩個妯娌一開始就是對對方懷抱著善意的,自然是不會出什麼差錯。
霍吉文很是鄭重的向林氏道謝才和董書博回到了他們的院子。
馬氏就笑著對秦氏說道:“看著是個知書達理的,你以後可是有福氣了。”
秦氏笑著說道:“我的眼光那裡有錯過呢?二兒媳和大兒媳看著都好。”這話自然是帶著一些開玩笑的成分在裡麵了。
馬氏捂著嘴笑:“是是,你的眼光好,我的眼光也是不錯。”說完之後,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是笑了起來。
董舉人和董書凱去了書房,不一會兒,蕭煜也是過來了。
對於蕭煜的過來,董舉人看著似乎並不覺得驚訝,董舉人說道:“可是有什麼頭緒了?”
這話說的不清不楚,但是蕭煜和董書凱都是明白董舉人的意思,無非就是那一天霍大人所說的英王身邊的人,董舉人懷疑這就是那個背後之人的,元宵節過來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董書凱和蕭煜,讓後讓蕭煜寫了一封信給蕭國舅,讓蕭國舅去查清楚,算一算現在也應該是蕭國舅回信的時候了。
蕭煜點頭,說道:“是,那個人是英王身邊的幕僚,京城的人都管這個人叫做胡二爺,因為臉上有一個疤痕,很是容易就能夠認出來。”
董舉人就說道:“說一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蕭煜說道:“胡二爺確實已經是五六個月沒有在京城了,算一算倒是剛好能夠合上。”
董書凱說道:“你說那個胡二爺在京城都是知道他是英王的幕僚?”
蕭煜想了一下,說道:“也不算是都知道,可是知道的人絕對是不少,但是能夠確定秦王是知道的,隻是周浩濤應該不知道。”
“秦王和英王聯手?”董書凱說道,怎麼都是覺這是一件很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兩個人對於太子之位都是有能力爭奪的,若是說他們兩個人聯手打死我都不相信,恐怕是他們兩個人都不放心聯手吧!”
董舉人點頭,說道:“的確是這樣,他們兩個人都是不會放心聯手的,可是為什麼又會有這樣做呢?說起來,有一點我們應該沒有注意到?”
聽了董舉人的話,蕭煜和董書凱都停下來了思索,看向董舉人,董書凱說道:“父親的意思是?”
董舉人似乎是胸有成竹,說道:“我問你們,就目前的形勢看來,以後端王最大的對手是誰呢?”
這還用說,自然是秦王,秦王的嶽家和祖父家都是不凡,最為重要的是張貴妃隆寵不衰,因為這樣,秦王也是很得皇上看中,現在秦王可是在西大營啊!
但是,既然董舉人這樣問了,蕭煜和董書凱就知道事情不會是這麼簡單。
想了一下,蕭煜還是說道:“就現在的形勢看來,就算是年前皇上訓斥過秦王,但也隻是不痛不癢的訓斥而已,所以,端王最大的對手應該還是去秦王。”
董舉人點頭,說道:“不錯,的確如此,那麼,我再問你們,麵對這樣強勢的秦王,端王是怎麼做的!”
自然是低調的再也不能夠低調了,隻能夠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說起來端王也不過就是因為碼頭的事情才算是在朝堂之上多了一些矚目,但是也不過是一點點而已。
突然之間,蕭煜和董書凱明白了,端王選擇了低調行事,那麼同樣有野心,同樣勢力不如秦王的英王呢?
自然也是和端王一樣!
董舉人看著兩個人似乎都是明白他的意思,點點頭,說道:“不錯,我想英王應該也是很低調。”
這樣說來,英王就是不能夠小看了,說起來也是,既然是有這樣的野心,又怎麼會沒有一些手段呢?
董書凱說道:“看來,我們都是小看了英王了。”
“嗯,是這樣啊,這件事情我們都是剛剛意識到呢!還有,你說我們都覺得秦王很是強勢,這種這種強勢卻是指的是秦王身後的支持,而不是秦王本身啊!”董舉人說道。
“是,我聽祖父說過,秦王這個人因為一直都是三順風順水習慣了,所以應該是理所當然的認為皇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所以,秦王應該是自大習慣了,這樣,英王但凡是透露一點服從秦王的意思,恐怕是秦王就是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吧!”蕭煜說道。
“所以,這一次來到嵐山縣的背後之人是胡二爺,是英王的人。”董書凱慢慢的說道,“這樣,我們都是把目光放在了秦王身上,自然也就忽略了英王的小動作。”
“不隻是這樣,如今,秦王恐怕是還是沒有明白過來呢?要不然,也就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棄周海濤了。”董舉人說道。
是啊,可不是很是輕易的就把周海濤放棄了,甚至還在周海濤身上踩了一腳。
說起來周海濤的罪名真的是可大可小,往小了來說,也不過就是不會教女,這算是周夫人的過錯,對於周海濤來說完全就是不痛不癢的,玩大了說則是不敬神明,大夏太後信佛,皇上也是信佛,做出來這種事情,自然就是大事了。所以最終周海濤才會罷官,雖然罷官的旨意還沒有下來。
當初,蕭國舅讓人彈劾的時候的確就是說周海濤不敬神明,但是秦王的人完全是可以將興致逆轉過來的,但是秦王卻是一點這樣的打算都沒有,秦王這樣的做法,在無形中已經是讓投靠秦王的一些官員心寒了吧!
若是英王在這個時候在做一些事情,恐怕是很多官員就會投向英王了,而董舉人幾個人都是相信英王一定會這樣做的。也就是說,在這一場雲塔寺的事情上麵無形之中是英王得到的利益最多了。
至於秦王為什麼一點都沒有把周海濤拉出來的意思,一來是因為秦王覺得周海濤已經是暴露了,就算是拉出來也是沒有多大的作用了,還有就是仍然在嵐山縣的胡二爺了,秦王吧英王的投靠看做是理所當然,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懷疑了。
蕭煜說道:“現在看出來還不算是很晚,雖然我們沒有找到胡二爺,但是我的人告訴我徐文旭從這裡離開後就遇到了周玉勤,並且和周玉勤在茶樓說了好一會兒話,出來的時候徐文旭臉上帶著滿意,應該是得到了一些好處的!”
“周家,現在恐怕是恨死了徐文旭,自然是不會給徐文旭好處的,但是周玉勤為什麼還會來見徐文旭呢?這其中肯定是有什麼貓膩的!”董書凱說道。
董舉人接著說道:“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和胡二爺有關,但是無論如何這也算是一個突破口了,所以,盯著徐文旭說不定會有一些收獲。”
在座的人都不會認為徐文旭和周玉勤的見麵隻是單純的說說話而已,所以,心中都是重視的。
蕭煜點點頭,說道:“嗯,我的人一直都在跟著徐文旭,隻要徐文旭一有動作就會立即通知的。”
說起來,從上一次雲塔寺之後,蕭煜就沒有把監視徐文旭的人撤下來,現在看來總算是有了一些收獲了。雖然還不知道這會是什麼樣的收獲。
------題外話------
上架了,反而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總而言之,謝謝大家的支持~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