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剛剛吃過午飯,家裡麵去看信的孫大車還沒有回來,就有衙門裡麵的衙役過來報喜了。
這麼早就過來了,也就是說名次不會很低了,幾個人對視了一樣,臉上都是帶著笑容。
秦氏說道:“快讓他們過來!”
過來了兩個衙役,穿著皂衣,為了顯示喜慶,還在胸前刮了一個大紅花。
“恭喜太太,大公子中了頭名解元,想當初董舉人就是解元,大喜大喜啊!”衙役說道,心中也是羨慕無比,看看人家,父子兩個人都是頭名解元,這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
饒是秦氏幾個人知道衙役這麼早就過來了,恐怕是董書凱的名次不錯,但是卻是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頭名解元。
秦氏驚訝過後,合不攏嘴,這可真是大好事,家裡麵有了兩名解元呢!
秦氏大聲說道:“快點給他們辛苦錢。”
林氏臉上也是喜洋洋的,包了兩個大大的紅包給了兩個衙役。
兩個衙役並沒有多留在這裡,畢竟還是要去很多人家去報信,隻是和秦氏寒暄了幾句,然後就帶著厚厚的紅包去了另一家。
秦氏知道了董書凱是頭名解元之後,臉上的笑容怎麼都是合不上了。
秦氏拉著林氏的手,說道:“恐怕是他們赧然早就知道這一次書凱會不錯了,偏偏隻是一句一個舉人跑不了,弄得我們這樣忐忑,現在也不讓人去給他們報信,讓他們也好好的緊張一下。”
林氏笑著說道:“好,都聽您了。”報信的事情哪裡需要林氏吩咐呢?在知道消息知道有那機靈的小廝就已經是去報信了,這可是好事呢!一準是有賞錢的。
婧娘也是臉上帶笑,在這之前,她一直心中有些忐忑若是因為自己的重生哥哥這一世沒有中頭名解元要怎麼好,現在總算是放下心來了。
秦氏興致勃勃的和林氏商量著大賞的事情,家裡麵的下人是要每人一份的,想起來在聖公廟的祈願,又準備施粥幾天,還有要去聖公廟還願。
至於請客的事情秦氏卻是準備和董舉人商量一下的,畢竟明年董書凱還要去京城參加會試,是不是這一次就不要請客了呢?
六麵坊的所有人家都是知道董書博參加秋闈的,也是知道了今天是出榜的日子,所以一直有人關注著董家的動靜,想著看看董書凱到底有沒有中舉。
等著吃過中午飯他們就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的時候,就有人說道:“哎呦,這名次越高,報喜的衙役過來的時候越早,看著這個樣子,那董家大郎恐怕是名次不低啊!”
等著知道了董書凱是頭名解元的時候,很多人家都是有些酸酸的,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這董家父子兩個人都是文曲星不成,怎麼都是頭名解元!我看,等著我兒子中了秀才之後,也要讓他進繡針書院,讓董舉人來教。”
“你兒子現在還沒有背會《三字經》呢,還是先彆說中秀才的事情了,這董家可真是令人羨慕啊!說不定明天春天的時候董家大郎已經是進士當官了呢!”
“哎,要是董家三房還有一個兒子就好了,我一定讓我的女兒嫁給他!”
“這話你可是不能夠隨便說的,你沒看到董家三房的大郎二郎娶的媳婦可都是大官家裡麵的女兒呢!”
眾人都在議論紛紛,無非都是羨慕董家三房,這事傳到董家村的時候,整個董家村都是喜氣洋洋的,有哪個村子能夠出來兩個秋闈第一名呢!
當所有的人都在等著董家請客的時候,董書凱已經是帶著林氏還有曦哥兒去了京城,根本就沒有請客的意思。
就如同秦氏所想的那樣,和董舉人商量請客的事情的事情,董舉人的意思就是明年等著董書凱過來會試之後再說了。
語氣裡麵對董書凱中進士的事情很是看好,秦氏明白了董舉人的意思,心中更是高興,明年的時候家裡麵就能夠出來一個進士了。
之後董舉人就讓董書凱立刻啟程去京城,畢竟明三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春闈了,怎麼都是要去熟悉一下京城。
對此,董書凱並沒有什麼意見,年輕的時候遊曆過,畢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所以出門這種事情董書凱從來都不覺得麻煩。
林氏確實是傷感自己不能夠跟著董書凱離開照顧董書凱,畢竟自己是管家的大婦,怎麼說都是不能夠隨隨便便就離開家裡麵的,可是一想到要半年不能夠見到董書凱心中到底是難受。
但是那一天秦氏過去和林氏說讓林氏跟著過去的事情,林氏是真的開心極了,本來秦氏是想著吧曦哥兒留在身邊的,畢竟他們剛一去京城兩眼全黑怎麼能夠照顧好曦哥兒呢?
董舉人知道了隻好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卻是讓他們把孩子帶著了,林氏又怎麼舍得和孩子分開呢?自然也是高興的應下來了。
林氏離開,霍吉文懷孕,官家的事情乾脆就到了婧娘的手中,林氏已經是定好了流程,婧娘身邊的畫春跟著雪青學了一個多月之後基本的字都是認識了,也是學會了打算盤,婧娘上手的還是很快的。
在剛剛進入十一月的時候,董書凱和林氏的信回來了,這應該是平安到了京城了。
如今是婧娘官家,所以信送過來之後先是到了婧娘手中,婧娘知道自己的娘親一直都在擔心著董書凱和林氏,所以一收到了信婧娘就帶著信件去了秦氏那裡。
婧娘笑著說道:“娘親,大哥和大嫂送信過來了。”
秦氏聽了之後來了精神,說道:“快點念給我聽聽。”
“嗯。”婧娘坐在秦氏身邊聲音柔和的念了起來。
信上自然都是報喜不報憂的,他們在李大人的幫忙下很快就買了一幢二進的院子,雖然很小,但是住一家三口加上五六個下人還是綽綽有餘的,曦哥兒也沒有因為旅途的不適就生病,雖然瘦了一點,但是還是生龍活虎的,董書凱如今每天都在拜訪一些官員還有參加詩會。
秦氏知道一切都好,臉上露出來了笑容,說道:“也不知道曦哥兒現在多大了,可是會走路了。”
婧娘想了一笑,說道:“曦哥兒走到時候就已經是有些會走路了,他那樣才聰明一定是回了。”
“也不知道你爹是怎麼想的,曦哥兒這樣小就去了京城,這要是有什麼不妥可是怎麼好?”說起來曦哥兒,秦氏到底還是有些擔心了。
婧娘自然是安慰的,就說道:“娘親放心吧,曦哥兒畢竟是大哥還有大嫂的長子,也是我們董家三房的嫡長子,總歸是要有些見識的,以後哥哥若是考中了進士是準備考庶吉士進翰林院的,曦哥兒要是在京城長大見識自然是和在碑廓鎮是不一樣的。”
婧娘想這就是自己的爹爹讓曦哥兒去京城的原因吧!
秦氏自然是明白這些道理的,但是畢竟是自己第一個孫子,怎麼都是不放心的。
婧娘接著說道:“廚房裡麵做了燕窩粥,我知道娘親不是很喜歡,但是好歹吃上一下。”
秦氏這些天因為董書凱一家的離開食欲不好,婧娘就讓廚房在午飯和晚飯的中間做上一些東西送過來。
秦氏知道婧娘的意思,為了不讓婧娘擔心,點點頭,說道:“好,讓她們端過來吧!”
紅柳很快就將溫熱的燕窩粥送過來了,秦氏舀了一勺子吃了,說道:“你那屏風的木頭貨行已經是有了動靜,是上好的酸枝木,我看著不錯,不如就用它來裱裝吧!”
婧娘點點頭,她本來就是想著用酸枝木的:“好,那屏風已經是洗好也曬乾了,我明天就給娘親送過來,娘親讓舅舅來弄吧!”
秦氏的哥哥是木匠,一手木工活很是不錯,就是婧娘的嫁妝秦氏也是讓他的哥哥來做的,如今已經是鬆了好些木頭過去了,隻等著明年春天蕭煜下定之後就去量房子,然後開始做家具了。
秦氏說道:“嗯,你拿過就是了。”
下午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婧娘就一直陪著秦氏。
如今婧娘處理好了家事之後就會陪在秦氏身邊的,霍吉文也是常常過來,就是不願意讓秦氏一個人決定孤單。
等著屋子裡麵燒起來了炭火的時候,秦氏聽說董佳溪一家搬家了。
就如同婧娘一開始知道的那樣,這一次徐文旭並沒有考中舉人,這是讓徐文旭覺得很是羞恥的事情,尤其是知道了董書凱是頭名解元之後,徐文旭心中更是充滿了不甘心。
而且,徐文旭把這些事情怪罪在了周玉珠的身上,當天喝醉酒回家之後把周玉珠狠狠的打了一頓,要不是徐文旭的爹徐青怕出什麼事情給阻止了,恐怕是周玉珠的命就是保不住了。
而如今的周玉珠就是這樣也是不敢說什麼,她最怕的事情就是被徐文旭拋棄了,到時候她爹不會理會她,她一個人什麼都不會做,在外麵恐怕是會死的。
如今周玉珠在家裡麵被董佳溪狠狠的搓摸著,原本細皮嫩肉的小手很快就粗糙了,就是這樣周玉珠都是不敢多說什麼,隻是深夜一個人躲在被窩裡麵偷偷地哭。
婧娘知道了之後歎息了一聲,這叫做什麼事情呢?但是很快婧娘就不怎在意了。
屋子裡麵燒著爐火暖暖的,秋天銀杏樹上麵結的白果讓婧娘抓了一把放在爐蓋上麵烤著,聽著秦氏和霍吉文說起來了董佳溪的事情。
“說是徐文旭認識了一個了不起的任務,沒有考中舉人之後就跟著那個人離開了,好像是以後也不打算回來了吧!把家裡麵的屋子都是買了,這可不是胡鬨。”秦氏說道,心中很是不理解。
碑廓鎮再怎麼說也是根,怎麼能夠說買就買了呢?
婧娘一點都不奇怪徐文旭會這樣做,她現在因為過得很好,已經是把徐文旭當做不相乾的人了,自然也就不會恨了,但是婧娘仍然很是理解徐文旭。
說白了徐文旭一開始就是被養歪了的,所以自私自利,最喜歡做的事情也不過就是投機取巧而已。
想一想一年來徐文旭光顧著汲汲營營去了,又哪裡分心思放在了讀書上麵,考不中舉人是必然的事情。
霍吉文也是瞧不起徐文旭的,見此就說道:“他們這一家以後還不知道會是怎麼樣呢!說起來徐文麗已經是十五歲了,過了年就是十六了,還沒有說親呢!”
秦氏說道:“原本看著徐文旭是個秀才,過去說親的人真的是不少,就是嵐山縣的都有,有一家董佳溪已經是看中了,但是卻是被徐文旭拒絕了,說是能夠讓自己的妹妹嫁給大官呢!”
徐文麗比婧娘大一歲,婧娘記得上一世徐文麗是給一個武平的京官當了繼室,那個京官的兒子都要比徐文麗大,這肯定就是徐文旭的手筆了,恐怕是這一世徐文旭也是有這樣的打算的吧!
霍吉文也是想明白了徐文旭的意思,說道:“可惜了。”
秦氏就說道:“他們這一家都是沒有救了,不再我們眼前也算是眼不見心不煩,管他呢!”
可不是,管他呢!婧娘想著徐文旭恐怕是去了京城,如今徐文旭也算是跟著英王了。
上一世,在奪嫡的路上,英王是端王最大的對手,雖然最終端王贏了,但是也是收到了不少的衝擊,起碼再後來端王做上皇位之後,英王還想著謀反呢!
最終,英王的下場並不是很好,這一世恐怕也是如此了,婧娘想到了聖公廟的主持對自己說的那些事情。
爐子上麵的白果已經是考好了,劈裡啪啦的炸開了,婧娘就笑著說道:“已經是熟了,我們吃一點吧!”
畫春就找出來了一個盤子把白果剝開了放在裡麵。
秦氏幾個人找了吃著,隨意的說著話兒,很快就把徐文旭的事情不給放在了心上了。
但是,秦氏婧娘幾個人不在意徐文旭的離開,董舉人和蕭煜卻不是如此。
在得知了徐文旭舉家離開碑廓鎮的時候,蕭煜就去了繡針書院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董舉人。
如今李大人回到了京城,霍大人出海,安東衛的千戶和副千戶暫時沒有定下來,商量事情的時候就是董舉人、蕭煜和董書博了。
------題外話------
接下啦會有一個很大是過渡,婧娘和蕭煜就要成親了!在這之前,我會寫端王和寧娘之間的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