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自請(2 / 2)

重生之悠然田居 珞珞 6586 字 10個月前

素萍說道:“奶奶若是過去的話恐怕是會煩不勝煩。”

沒有說婧娘到底是不是應該過去,但事情卻是將婧娘若是過去的話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造成的結果和婧娘說了。

婧娘歎了一口氣,伸出手來揉揉額角,說道:“我倒是不想著過去,隻是,我想不過去的話她們應該也是會想著過來吧,這個時候,他們但凡是找到一點什麼應該都是會想著牢牢抓住的,哪裡會和你溫和著來。”

素萍就說道:“這件事情奶奶不如和四爺商量一下。”

想著那天蕭煜和她說的皇上準備削藩的事情,婧娘覺得這件事情真的是應該和蕭煜好好的商量一下通氣之後再去做接下來的打算。

這樣想著,婧娘將兩個請帖妥善的收起來了,準備等著晚上蕭煜回來之後和蕭煜好好的商量一下這件事情。

素萍和婧娘說起來了皇宮的事情:“皇上和皇後已經成親十多天了,但是皇上卻是沒有和皇後同房的意思,這些天皇上一直都是在承乾宮,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

婧娘看向素萍,說道:“皇上到底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門親事,也是不願意承認這個皇後,所以才會做出來這樣的事情,我想,皇上應該是輕易不會妥協的,而現在,應該是不會有人逼著皇上妥協。”隻是,時間長了,恐怕是皇後會反彈了,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牛不喝水,難不成你還要逼著牛低頭喝水不成?這樣私密的事情想必皇後就算是心中著急也是隻能夠著急著,畢竟一個女子還是要矜持的。

素萍就說道:“隻是擔心皇後會將心中的氣發到彆人的身上。”

其實,主要是擔心皇後會將氣撒在寧娘的身上吧,現在寧娘手中有著鳳印,所以皇後自然是想著針對寧娘的,隻是,這也要看皇後是不是有這樣的手段。

婧娘就說道:“我們現在不用擔心,先是看看情況再說吧。”素萍和自己說這些其實也不過就是擔心寧娘那裡會遭到皇後的暗算,隻是,婧娘確實並不怎麼擔心,畢竟寧娘的身後可是有皇上的,皇上一定是不允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些,不用和素萍說的太清楚。

晚上蕭煜回來之後,婧娘將楚王妃和魯王妃送過來的兩張請帖送到了蕭煜的手中,說道:“我應該怎麼做,我想就算是五有個理由不去,她們兩個也是會親自過來的。”

蕭煜說道:“皇上暗示過楚王和魯王想要收回封地,當時他們兩個人就是愣住了,清醒之後就是裝傻充愣,顯然是有些接受不了,等著回去之後就是開始找各種辦法了,所以兩位王妃給你送請帖倒是必然的,你不用過去,等著她們過來找你就是了,到時候也不要給什麼承諾,這件事情皇上自由主張。”

婧娘點點頭,放下心來,又低聲說道:“其實當初皇上登基的時候他們就是應該已經有這樣的覺悟了吧,怎麼現在聽到了皇上的意思還會那樣吃驚呢?”

蕭煜說道:“恐怕是一時之間他們都是接受不了的,這樣不是很奇怪,畢竟,失去了封地之後他們兩個的處境隻會更加的艱難,當然,這是他們兩位這樣想的,其實,皇上就是看在當初他們出手幫助過的事情也是不會讓兩位王爺真的不好過的,所以,他們還不如就將手中的東西交出來,若是痛快皇上的補償就越多。”

婧娘有些複雜的說道:“道理是這樣的道理,但是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接受的道理,畢竟曾經擁有的一下子失去,這樣的事情任何一個人都是會有恐慌的事情,隻不過,這一場較量當中,皇上手中擁有的籌碼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恐怕是最終他們還是會妥協的!”

蕭煜就說道:“他們一直會妥協的。”隻不過是想著垂死掙紮一下而已,其實,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是會這樣去試試的,所以,皇上並沒有生氣,這也是他不介意讓婧娘去見兩位王妃的原因,隻是到底不應該是婧娘主動過去。

第二天婧娘親自寫了回帖過去帖中就是說自己最近是身子不是很舒服,所以不能夠過去了,然後表示遺憾,當然,這樣的話她們相不相信就是她們的事情了,反正婧娘的態度已經表現出來了。

寫完之後婧娘甚至是有些惡趣味的想無論是什麼時候,說自己生病也是沒有辦法過去都是最好的理由了。

果然,隔一天楚王妃和魯王妃就是過來探望生病中的婧娘了,手中帶著滋補的藥材,已經到了家門口了,自然是沒有不見的道理,而且婧娘也並沒有打算不去見這兩位,讓兩個進來了,婧娘則是坐在東暖閣的炕上,有些抱歉的對兩個人說道:“讓兩位王妃見笑了,實在是一到這個時候舊疾就會發作,不能夠出門,多謝兩位王妃過來探望。”

楚王妃立刻笑著說道:“這倒是我們考慮不周了。”

婧娘淡淡一笑,吩咐人上來茶和點心,然後說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隻字不提削藩的事情,雖然說婧娘可以隱晦的暗示皇上的態度,這一點蕭煜是允許的,恐怕是皇上也是願意婧娘這樣去做,可是婧娘卻是一點這樣的打算都沒有畢竟,婧娘是真的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她和兩位王妃都不熟悉。

婧娘想著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兩位王妃一開始的時候還會和婧娘寒暄這些,但是等著最終還是忍不住試探了,然後婧娘仍然是回避了過去,避無可避,就是一臉為難的說這些都是朝廷的事情,她不敢過多參與,所以最終兩個人是誰失望的離開了。

而又過了幾天,楚王和魯王同時上奏折請求皇上收回封地,說是他們實在是沒有精力管理封地的大小事情,隻想在京城當一位閒散王爺,這話彆人自然是不相信的,可是有些大臣看著皇上臉上的愉悅就是知道了這應該是皇上讓楚王和魯王做的,當即心中覺得驚訝,過後又是覺得理所當然,覺得皇上削藩是遲早的事情。

自然,皇上沒有立刻答應,駁回奏折,可是之後兩位王爺卻是再三上奏折請求皇上收回封地,最終皇上是“一臉為難”的同意了。

隔天,武木侯上奏折陳列藩地的各種危害,其中,舉的例子就是鄭文王的事情,這樣一來,朝廷之後倒是不敢有人反對了,畢竟鄭文王的事情他們可是都知道的,要是反對的話恐怕是就會被人指責居心不良,這樣的話大臣們都是不願意承受的。

而且說起來他們有沒有封地,所以何必就反對皇上的意思呢,隻不過這樣一來,皇上手中府權力就更加的集中了。

那些皇上的長輩原本是想著在逢當中假裝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可是因為武木侯舉出來了鄭文王的事情,最終他們還是妥協了,同意了皇上收回封地的事情,隻是心中卻是將武木侯給罵了。

自從,大夏王朝在也沒有藩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