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登州時,小暖許了方芸玲五百畝的棉花籽,現在棉花摘了過半,她應是來買棉花籽了。小暖站起身,到前院的會客廳去見她。
方芸玲進來時,看起來還是那麼膽小怕事,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她給小暖行了禮後,衝著小暖小心翼翼地笑。
方芸玲親自從登州跑到濟縣,應該不隻是為了拿棉花籽,小暖開口與她客套幾句,才道,“今年的棉花籽,作價一百三十文一斤,姑娘可能接受?”
既然皇後說了可以讓她多賣一些錢,小暖就在原有的價錢上又加了一些,這樣做比較穩妥
一百三十文雖然比聽說的一百文多了一些,但也不算太高,方芸玲點頭,“郡主能給方家開出這樣的厚道的價錢,芸玲已經很高興了。”
說罷,她直接將取出一摞銀票,輕輕地放在桌角,“這是五百兩銀票,勞煩郡主派人把棉花籽送到登州方家,不知四十五兩的運費,可夠?”
雖說登州也有棉田,但是那邊產的棉花也得運到濟縣來,在棉坊彈成棉絮取出棉籽。所以棉籽還得從濟縣運過去。小暖點頭,“足夠了。”
方芸玲立刻感恩戴德地笑了,她又小心翼翼地問道,“不知明年芸玲可否從姑娘的莊子上,雇幾個種棉花的花匠或長工過去……?”
棉花是新鮮東西,方芸玲雖然遠遠見過,但是怎麼種她還真心裡沒底,方家田莊的管事們也沒譜。小暖點頭,“方姑娘可以派人跟他們談,隻要你們雙方願意就成。還有,我娘正帶著花匠們寫怎麼種棉花的書,今年冬天這本書就會刊印出來,免費送發到買了棉籽的商戶和農家手中,姑娘也可根據書上講的方法種棉花。”
秦安人要出書教大家怎麼種棉花?方芸玲先是吃驚,又趕忙開心地站起來謝了,然後很沒底氣地問小暖,“有了安人的書當然好,不過若是再有人照著安人的書給方家的管事們講講,是不是更好些?”
小暖點頭,“怎麼做都隨姑娘的意。”
方芸玲聽出文昌郡主跟她的好友江佳姍不一樣,江佳姍喜歡替彆人拿主意,文昌郡主像是不願意管旁人的事兒,這樣的人,更喜歡乾脆利落的人,不喜歡彆人黏黏糊糊,辦事拖拖拉拉的。
所以,方芸玲很是知趣地不再提這件事,直接跟小暖談起她今天來的第二個目的,“芸玲聽聞郡主和趙少爺還在為染布的事兒發愁,所以將方家染布作坊裡最好工匠都帶了來,不知能不能幫上忙。”
隔行如隔山,趙書彥雖然四處奔走尋求最好的染布技藝,但想拔得頭籌,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的。趙家的染布作坊染出來的布雖然能過得去,但是質量卻不是最好的。小暖是生意人,在商言商,進宮給建隆帝的布和棉坊裡一等一的棉布,小暖用的是登州陳家和齊家的。綾羅霓裳裡的棉布染色,用的才是趙家的染布作坊。
方家因為方人俊偷棉花的事兒,被小暖趕出合作商家名單,現在方芸玲帶著工匠迂回而來,可以幫到趙家,何嘗不是為了方家。
這個小姑娘的確很有腦子,小暖笑道,“染布作坊的事兒一直是趙大哥在做,方姑娘可以去跟趙大哥談。”
方芸玲立刻點頭,又千恩萬謝地走了。
小暖看著她的背影,不由得想到她自己。方芸玲不像小暖,她沒有男子身份做掩護,在方家大房無人能用的情況下,方芸玲拋頭露麵出來談生意,一定被人詬病,她這怯生生的扮豬吃老虎的模樣,雖然讓人有點煩,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因為哪個好麵子的商號東家和掌櫃,也不想落下一個欺負小丫頭的名聲。
方芸玲去跟趙書彥談得怎麼樣小暖還不曉得,但第二日一早,為趙書彥打抱不平的秦大妮兒卻找到第一莊門上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