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濟縣之外開分號時,趙書彥曾言明不必彆處店鋪算他的分紅,因他能幫小暖的,也隻濟縣這家店。
但揚州分號和趙書彥在京城開的酒樓算是他們倆合夥開的,不過這兩家店現在都處於擴張階段,看著生意紅火,但實則還沒賺回多少銀兩。而且這兩家店,已有張三有和趙家的管家對賬算過了。
小暖一本正經地道,“大哥此言差矣,一碼歸一碼,綾羅霓裳各處店鋪都是分開算賬、自負盈虧的。該大哥的大哥便拿著,否則小妹心有不安。”
其實小暖京中皇後給的鋪子、各處的田莊、棉坊、賣棉籽、宮裡給的打賞、三爺送她的銀兩物品等,足夠她填做開分店的本錢,去年她零零總總加起來,也多了十萬餘貫。
不過這些銀兩今年要砸進南山坳或店鋪買賣中,所以小暖的銀庫裡才沒多少銀兩。身為一個優秀的商人,小暖深知隻有把錢用起來讓它生錢,才有價值,庫裡錢多了,她覺得浪費。但這些講起來像在炫耀,小暖不想在趙家生意吃緊時,跟趙書彥討論這些。
趙書彥頗為懷念地笑了,他有多久沒聽小暖這樣文縐縐的講話了?這小丫頭隻有在心虛或談大生意時,才會這麼說話。
趙書彥懷念又心酸,她為了讓自己收下銀子,都要這麼小心翼翼地維護他的臉麵了。自己去年努力了一年,與她之間的距離不隻沒縮小,反而被拉大了。
不過他不氣餒,因為氣餒沒有任何用處,他將功夫浪費在這上麵,還不用這功夫多轉轉尋求發展契機,好讓小暖能少為他擔心。
“那愚兄就收下了。”趙書彥收了沉甸甸的銀票,轉眸撞上小暖開心的小臉,竟恍了神,心中茫茫然一片空白。
他頗為尷尬,站起身告辭離去。
送了他出門後,小暖臉上的笑容漸漸卸下,喃喃道,“為何我就不能是真男兒呢。”
“您若是真男兒,三爺該瘋了。”玄舞回道。
小暖……
秦氏雖說了先不要往外說,但小暖與晟王的婚期定下來的事兒,似乎人人都知道了。每個見了小暖的人,都會跟她道喜,小暖也讓綠蝶和秋月準備了一些荷包,隨時準備打賞。
第二日,小吳氏送兒子來第一莊學本事時,她和心腹婆子徐媽媽見了小暖的第一句話,也是道喜。
小暖扶小吳氏坐下,“聖旨還沒下來,隻是有這麼個口信兒。”
“口信到了,聖旨就不遠了。”徐媽媽喜氣洋洋地道,“夫人昨天聽了消息,就帶著奴婢去綾羅坊選了布料,要給您繡百子被添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