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繞暈了,秦氏也沒為難他,“快起來吧。”
“東家還把地租給麥穗的爹娘種嗎,一年收多少租子呢?”這是莊子裡的佃戶最關心的事兒,他們怕的是莊子的新東家把他們都趕走,或者收租收的比吳家還狠。
這件事小暖已經跟娘親商量過,秦氏點頭道,“隻要你爹娘想租又肯乾活,就能種,租子不會比以前多。”
大周田裡出產的糧食,三成給朝廷繳租,剩下的才是田主人的。若是租種彆人的田,就得再給田主繳租,租子的數額並沒有明文規定,一般根據田地的情況兩方商量訂下,少則兩成多則四成。吳家的莊子是良田,收佃戶四成租子。也就是說,這些佃戶辛苦耕作一年收的糧食,隻有三成是他們自己的。
一定到不會比以前多,小男孩的眼睛都亮了,當當當地給秦氏磕了頭,揮舞著小手往莊子跑去,邊跑邊歡呼著報信。
秦氏不想麵對接下來的場麵,跟小暖商量道,“留下牛大水,咱先走吧?”
小暖點頭,扶著娘親上了馬車,趕往城北的第三莊。小草見娘難受,就摟著娘親道,“麥穗哥哥跑得快,還有爹、有娘、有家、有小刺蝟,這樣挺好的,是不是,娘?”
秦氏想了想,眉頭也鬆開了,“是挺好的。”
當佃戶的人家,要麼是外地來的災民,要麼是家裡出了大事兒賣了田地衣食無著的窮苦可憐人。但也不會一直窮苦下去,隻要會過日子再碰上好年頭,辛苦乾幾年也能攢點家當買上一兩畝田,日子慢慢地會好起來。
隻要家裡人齊整,就有盼頭。
“他們明年跟著娘種棉花,隻要不懶,乾一年頂過去乾十年,日子會好起來的。”小暖也安慰道,她們之所以買田,就是為了種棉花。
第二莊和第三莊的棉花不能再走第一莊有管事帶著長工們統一分派做活的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對管事的能力要求太高,所以小暖跟娘親商量後,打算采用散戶種植方法。就是把第一莊收上來的棉花籽分給第二莊、第三莊的管事和佃戶種,種出棉花小暖家收回七成,剩下的三成算他們自己的。
這比例聽起來不合適,但是隻要算一算這三成棉花能賣出多少錢,才知道合不合適。
小暖三人坐馬車到了城北的第三莊。
第三莊原本是江家的,江家獲罪後被查抄,原管事賈民田帶著人到第一莊拜會過秦氏和小暖,送土產表忠心。小暖見他還不錯,便讓他繼續做第三莊的大管事,並給他提了兩成的月錢,讓他帶著莊子裡的人翻耕田地,種油菜。
之所以種油菜是因為明年春天收了油菜再種棉花也不遲。
當小暖娘仨到了第三莊時,見到的場景與第二莊完全不同:田間往來耕作的人不少,田頭也有孩子和狗在奔跑,歡聲笑語不斷。
秦氏點頭,“比起吳夜長,賈管事靠譜多了。”
小暖在田裡掃了一圈,找到了扶著犁杖耕地的賈民田。這第三莊的兩百畝田,七成租給佃戶,三成由賈民田帶著長工耕種,種的蔬菜瓜果隻供江家食用。這三成田小暖打算讓他繼續帶著耕種,種的東西當然是棉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