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是一個小太監和一老一小老個宮女。為首的是名叫采珍的四十多歲的老宮女,她沒有端架子,說話時也帶著笑,“太後聽聞秦安人已到京城,特命奴婢過來看您十七日可得空到宮裡吃杯茶。”
秦氏趕忙點頭,“有空,哪天都有空。”
站在老宮女身後的小宮女見秦氏的舉止動作,便忍不住皺了眉,暗道她這次的差事可不好做。
采珍笑容不改,誇了幾句秦氏的功勞後,便轉入正題,“既然來了,安人也彆嫌棄奴婢話多。宮裡不比彆處,有些規矩還是要跟安人和二位姑娘提前嘮叨兩句的。”
秦氏起身行禮,“多謝姑姑,咱們正愁不懂宮裡的規矩,怕衝撞了貴人呢。”
小暖上前給采珍上茶,“姑姑請喝茶。”
采珍多看了小暖幾眼,才微微點頭,“奴婢謝姑娘茶。這第一個要學的禮數便是拜見主子。安人和二位姑娘進宮後拜見太後,應行稽首禮。稽首乃是九拜中至敬之禮,不同於一般的跪拜。文鴛,你做給安人和二位姑娘看。”
“是。”采珍身後的文鴛踩著標準的宮步走出來,先喊了“太後娘娘安”後,屈膝以頭觸地。
秦氏瞪大眼睛看著,暗道我了個乖乖,人家磕頭都能磕得這麼舒緩好看。
小暖則想著這磕頭的動作跟家裡展家的徐媽媽教的還不一樣,更難……
見秦氏和兩個孩子都認真看著,采珍嘴角的笑意加深,耐心解釋道,“如安人和姑娘們所見,行稽首禮時右手按左手,拱手於膝前觸地,手不能散,然後再慢慢彎腰伸頭到手前的地上,再以額頭觸地。就算聖上和太後娘娘、皇後叫了起,也要將頭在地上停留片刻才能起身,分毫錯不得。”
當秦氏帶著小暖和小草俯身行稽首禮時,采珍在旁邊指正,“安人的手形不對,手指不可散開。”
“小暖姑娘的手要置於膝蓋前,頭要儘量靠近手。”
“安人背要彎成弓。”
“額頭觸地,不是額發。”
“小草姑娘,兩腳要並攏,不能腳尖相觸,也不能亂晃”
“……”
隻一個磕頭,小暖三人就學了一個多時辰,累得頭暈眼花。
學好磕頭,然後是怎麼走路、怎麼回話等等一堆囉嗦講究。
這一學便是四日,真真把小暖一家折騰得精疲力儘,等到采珍終於說了一句,“明日辰時,奴婢在宮門口恭候安人和二位姑娘”時,小暖已淚流滿麵。
小草抬起小腦袋衝著采珍甜甜地笑了,“有勞姑姑。”
這小丫頭怎麼能笑得如此可愛呢。比宮裡的幾位小公主還好看。采珍強忍住上前摸一摸小草的腦袋的衝動,屈膝笑道,“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三位隻是進宮參拜,懂了這些最基本的禮數便可。若是進宮為妃或為宮女,隻這規矩便要學至少三月的。”
見到一家三口如出一轍地驚訝表情,采珍又被逗笑了,叮囑道,“安人明日帶個力氣大的丫鬟帶著大黃,莫讓它亂跑。”
說完,采珍的目光轉向在旁邊安安生生看了三天的大黃狗。太後對大黃的興趣,比這一家三口大多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