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也是國事(2 / 2)

最終,陸寧乾綱獨斷,令派出使者前往邏些城問罪,看邏些王怎麼說,此事,說不定便是秦國間諜在邏些推波助瀾所致。

其實,不管是不是有趙匡胤的間諜或是收買的邏些王親信從中挑撥,陸寧已經準備給邏些王這個台階下,也是給大齊台階下,同時,最好能令邏些王和趙匡胤決裂,令其鷸蚌相爭。

盛怒之後,陸寧終於還是壓下了心頭火氣,畢竟征伐吐蕃腹地,僅僅為了一口氣,就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漢家兒郎,戰事也未必多麼順利。

如此的話,自己可不也成了那些好大喜功的君王。

而且,本來是有更好的選擇,可以事半功倍削弱吐蕃地的敵對力量。

聖天子一言而決,群臣自然再沒有異議。

……

朝會之後不久,陸寧便出現在了封丘。

國家越大,領土越多,行事越發不能隨心所欲,心裡多少有些念頭不通達,心情有些不暢,便來了封丘散心。

封丘縣城是通往汴京的北大門,商貿發達,店鋪林立。

陸寧搖著折扇,在街上閒逛,去各個店鋪溜達,詢問縣治如何,官吏如何,商稅又如何?

進封丘城前,陸寧更早在農田阡陌中逛了好半天。

畢竟,說到底,農業還是大齊立國之本,現今正是春播之時,陸寧尋了農夫閒聊,然後,便突然升起了買地的念頭。

爾後,更聽到了一個秘辛,就是封丘城內的鄭大官人,其家族也是封丘最大的地主,現今這鄭大官人,有良田近千頃,按照大齊度量衡,就是近萬畝良田。

大齊當年有《贖田歸公令》,規定一戶田產不超過千畝,由此,遏製土地兼並,更將土地收歸公有,再交給農人耕作。

卻不想,數年過去,顯然漸漸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漸漸豪紳們研究出了大量擁有土地的對策,而且現今國策已經過了收攏公田的嚴厲期,對田地審查不似剛剛有《贖田歸公令》那般嚴厲,一些心存僥幸之輩不免就開始鑽空子。

農夫說起,這鄭大官人卻是將超過千畝的田地,分攤記在原本的家仆名下,這些家仆,從籍冊上看,都是大地主,但實則還是住在鄭大官人家裡的奴仆。

顯然,鄭大官人極為霸道,也不擔心這些家仆背叛他,造成家產上的糾紛。

農夫給陸寧講這些時,就當講述尋常事,顯然潛移默化中,本地人也不覺得這是什麼違反國法的秘密之事,而是都覺得理所當然。

進了封丘城時,這農夫就跟在了陸寧身邊,陸寧說起想買良田,但農夫說起,現今封丘,除了公田,便是鄭大官人等數名鄉紳的私田,他們再想買地都不可得,肯定是不會變賣手中土地。

陸寧見這農夫倒是難得的機靈,對本地鄉情極為熟悉,再一問,果不其然,他也曾經有幾畝薄田,更曾經是封丘大鄉紳裘家的管家,後來裘家家道中落,變賣所有田產才免了牢獄之災,這農夫,曾經城關赫赫有名的裘管家,也就變成了租住公田的佃農。

雖說這裘管家山羊胡尖嘴猴腮令人看著不喜,但陸寧還是賞了他一貫錢,又露出招納之意,裘管家立時便將鋤頭扔了,簡直痛哭流涕的表忠心,更感謝上天,終於可憐他給他送來了恩人、救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