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犬牙交錯(2 / 2)

不同的是,趁著黑衣大食分崩離析,卡爾馬特派控製了半個阿拉伯半島區域,也就是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區域,大體上,便是後世阿拉伯大部以及阿聯酋、阿曼等地。

卡爾馬特派的首領稱伊瑪目,為宗教、行政和軍事最高領袖,由六名執政官及六名助理組成政務委員會領導,管理兩萬人的軍隊和三萬多名非洲奴隸。國家在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實行成員平等和財產公有,但奴隸除外。居民不納稅,對貧困者國家給予資助。

這種政體形式,就好像一種共和烏托邦,是以後世史書上,將其稱為卡爾馬特共和國。

在宗教禮儀上,該派既不遵守默罕默德教法,也不履行宗教功課,不設寺廟,不做每日五次的禮拜,不封齋,不朝覲,不拜謁本派伊瑪目的陵墓,男女均不包頭,故被傳統默罕默德教派斥為“叛教者”。

而卡爾馬特對非本派的默罕默德教徒極為殘酷,視他們為異端,通常便會無辜將他們處死,甚至曾經血洗麥加,殺害了朝覲聖地的默罕默德信徒兩萬餘人。

雖然其教派認為殺死任何反對者都是正當的,但和大齊關係還算融洽,因為卡爾馬特共和國占據整個波斯灣南岸,大齊海軍的出現給其帶來了極為震撼的壓力,並開始和大齊合作在此建貿易港,使得其成為大齊海上絲路的節點之餘,卡爾馬特共和國和大齊的關係也親密起來。

對大齊來說,域外之地,越是多元化,越是可以分而治之,對大齊越為有利。

現今卡爾馬特教派聞聽大齊將派出教團前往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傳道,便也派出傳教師,由六名執政官其中之一的巴德爾率領,有千餘名傳教師,但也可以看做佩戴著刀劍的暴徒。

和在默罕默德世界臭名昭著的卡爾馬特派傳教師團同行,有利有弊,卡爾馬特教派的很多主張對貧寒家庭極為有吸引力,也可以作為屠刀清除一些頑固派,弊端便是可能引來默罕默德貴族的敵視。

但大齊教團進入大馬士革闡述新的創世理論,本身就不能幻想得到多少善待。

而且,令大馬士革、耶路撒冷的地區文化更加多元,也是自己所望。

……

天道教團和卡爾馬特傳教師團跟隨塔巴裡新軍,幾乎就是沿著幼發拉底河北上,月餘時間後,抵達了千裡外的阿米德。

後是來說,阿米德便是土耳其東南邊陲重鎮迪亞巴克爾。

這座古城曆史也很悠久,曆經亞述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到後世,其也很多元化,除了默罕默德教徒,還有大量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基督徒以及其他族群。

天道教團抵達阿米德的時候,這座古城已經被亞美尼亞人占據。

巴格達的默罕默德教徒發起西征,隱隱有齊人的影子在幕後,也使得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等地受到拜占庭人強大壓力的王國公國振奮不已。

亞美尼亞王國和格魯吉亞愛列京公國是反應最熱切最積極的,都宣布和巴格達結盟,驅兵西進。

愛列京公國更是剛剛和死敵,也就是格魯吉亞亞陶克拉爾哲季公國簽署和平協議,隨之公國大公亞曆山大便親自領著數百名精銳騎士來支援齊人天道教團。

實際上,格魯吉亞的小公國,基本上,幾百名貴族精銳騎士就代表著整個國家的最強大戰鬥力了。

亞曆山大大公,可以說豪賭一把,冒著損失國本的危險,也要獲得齊人的友誼。

而亞美尼亞王國踴躍出兵,便是另一種情形,現今來說,亞美尼亞人算是祖上闊過,對傳統領地的疆域要求比後世來說要遼闊的多,出兵幫助齊人教團以及和巴格達結盟,除了對抗拜占庭帝國的壓力,也有領土訴求。

如這阿米德,本來就有亞美尼亞人定居,領軍占領阿米德的亞美尼亞統帥為亞美尼亞國王加吉克的長子約翰,其二十八九年紀,很是勇敢乾練,看亞美尼亞人作派,隱隱的,便有將阿米德視為亞美尼亞領土的意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