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到了。我家老婆子還領著女眷們把家裡的桂花打下來賣了,說開在樹上,幾天也敗了,不如賣了賺些銀錢給家裡奴仆加個好菜。沒想到這花是葉家收的,還用來做成了桂花茶。”
當時收花的時候,葉崇明不想引起孟呈煒的注意,節外生枝,所以就委托給了相熟的人,沿街沿巷的吆喝收購桂花。
每日裡來集香樓喝茶的茶客基本都是家境富裕的,就算沒有賣桂花,卻也聽過收購的吆喝聲,或是聽家裡人提過。
這時又有人提出新的疑問:“這乾桂花,泡茶好喝嗎?要是好喝,早八百年就有人做成桂花茶了吧?”
“對啊,隻聽說過用桂花來做桂花糖什麼的,還沒聽說過直接這樣泡就好喝的。臨安城裡不說家家戶戶吧,許多人家也種了桂花的。要是這麼泡著好喝,大家早就收集曬乾留著泡茶了。”
有那對葉家製茶手藝信賴的,卻道:“要是這麼簡單,葉家也不會直接把它當成一種茶了。肯定是用什麼製茶的手藝製過。有葉二爺在,味道定然很好。”
說著他就往裡走:“走走,嘗嘗去。”
於是一群人進門,或在一樓,或在二樓,都打算點一壺桂花茶,嘗嘗味道。
招來夥計一問,桂花茶的價錢還不便宜,雖趕不上上好的團茶,卻也跟中等團茶價錢差不多了,比起散茶、末茶來,要貴出不少。
就有人嫌貴,道:“桂花便宜得很,幾文錢一斤。這製成茶後怎麼這麼貴?”
夥計就笑道:“爺,這桂花雖便宜,但我們東家是萃取了桂花**,再用秘製方法製到散茶裡的。您點一壺嘗嘗看就知道了,那茶看上去隻是散茶,但有濃鬱的桂花香味,而且味道也比隻喝散茶要好。”
這番說辭,自然是葉雅茗給出來的,以誤導那些想要仿製桂花的人。
“是嗎?”茶客猶豫。
夥計又道:“反正幾位都是常來喝茶的,彼此都相熟,不過你們合點一壺茶嘗嘗味道。”頓了頓,他又道,“一壺茶,建議四個人合點,這樣最合適。”
他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茶客們的讚同,大家幾個相熟的人都湊在一起,每四人合在一起點了一壺茶。
也有那不差錢、又信得過葉家茶葉味道的,則單點了一壺。
不一會兒,茶博士就把茶泡好端了上來。
這會兒不像後世,製大宗紅綠茶都用機采。這時候的茶都得用人工采摘。
葉家茶葉為了追求質量與價格,采茶等級分得極嚴格:春茶都隻采摘一芽一葉甚至芽筍,那是上等團茶的用料;剩下的老葉製成中下等團花或散茶。而夏茶和秋茶則采一芽兩葉或對夾葉製蒸青綠茶即散茶,其餘老葉才會製成粗茶。
因采摘分級嚴謹,葉鴻盛的製茶手藝也精湛,葉家便是散茶,味道也比彆家要好一些。當然,價格也要貴一些。
而在製桂花茶葉時,葉家的散茶並不多,需得買彆家的茶葉一起製。彆家的茶葉采摘可沒那麼講究,茶菁葉片大小不一,製茶手藝不精,味道也沒葉家散茶那麼好。葉雅茗便根據茶坯的質量,把桂花茶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價錢自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