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百工之人(2 / 2)

而即便是用區田之法,能增加產量,一畝所得也不過十石,至於三百石這樣產量驚人的糧食作物,他是連聽都沒聽過。

弗翁堅信不疑,“郎君說了,一季紅薯半年糧,還能有假?”

“郎君說得自然不假,那你們說,郎君讓我們試驗種紅薯,種成了是做什麼?”盧喜隨口猜測:“是拿出去買賣嗎?那可能賺不少錢了吧。”

漢朝仍是施行崇農抑商之策,士農工商地位分明的觀念也根植在社會風氣中,商人地位底下使然。

即便家財萬貫買得官位,聘請大儒學習經史,也需要數代之後,才能擺脫豪強地主的身份,躋身士族之列。

所以還不待弗翁說話,田茂便答了盧喜:“必然不是買賣,郎君乃是士人,怎會行商賈事?”

這個道理盧喜懂,但還能有何原因呢,盧喜摸頭不是腦,“既不是做買賣,種紅薯除了自家為糧,還有何用?”

“郎君目光如炬,自有她的打算,”弗翁捋著胡須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你看不到的,郎君能看到,這便是遠見了。”

盧喜此刻雖然不知道郭懿的長遠打算是什麼,但還是感歎著,“郎君竟能得來紅薯,已是稀罕了。”

“咱們家郎君能與男子同列,帶兵上陣大破敵軍,這才是曠古罕聞!”弗翁十分引以為傲,“好生乾郎君交代的差事,她是個能成大事的人,以後虧待不了你們。”

“自然自然,我們一刻不敢懈怠。”聽了弗翁的話,盧喜乾勁更足,手裡鋤地的動作又迅速了幾分。

自郭懿回軍營後,弗翁每天早上外出,直至正午才又回來,也不知是在外辦什麼事情。總之每次從前院路過時,都跟他們或問話,或打趣,閒談一陣。

如此日複一日過了小半月,這天弗翁又在中午回來時,並沒顧得上跟他們說話,徑直往後院去。

更不同以往的是,跟隨弗翁身後的,還有個瘦瘦高高的中年男子,盧喜將他打量了一番,確認是個生麵孔。

“匠師隨我來,”弗翁帶身後人往裡走,行過中門,到了內院,這裡基本都是女眷居住了。

一切如常,隻是廊下多了架手搖紡車,是郭懿前幾日購置回來的,杼娘身後背著孩子,正坐在紡車前熟練操作。

子規在旁邊站著,看小侍女采薇將在清水中浸軟後曬乾的苧麻,一絲絲擇撿起來,送進紡車的繩輪,隨著手柄帶動繩輪一圈圈轉動,細密的麻線也縷縷不絕的被紡出。

其實這架紡車是可以單人運作的,但為了壯大技術人員的隊伍,郭懿又從侍女中選了頭腦靈活,又願意來紡織的,作為杼娘的學生。采薇便是其中之一,閒暇時就要跟著杼娘紡線織布。

同時技術人員的隊伍,也在繼續壯大。

“娘子,郎君要的人請來了,這位是城中有名的匠師。”弗翁領著身後人,同大家介紹。

這也是郭懿離家前,向弗翁吩咐的一件事,讓他到城中找個技藝高超的工匠,最好是木工,鐵工,石工都精通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