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相勸罷兵(1 / 2)

《三國務工指南》全本免費閱讀 []

在曹操遠赴揚州募兵的這段時間裡,關東諸侯依然與董太師掰著手腕。

郭懿如今也算是打入高層了,所以每日例行大帳議事,她都在列。有什麼新消息,她都能第一時間得知。

袁氏滅族之事後,董太師並沒消停,見形勢適得其反,他又出了新招數。

這次他派了一支使者團,帶著詔書兵分兩路,分彆往河內與南陽兩地,試圖勸解為首的袁紹和袁術罷兵。

董卓打的主意不錯,二袁若是肯點頭罷兵,就不怕剩下的諸侯不偃旗息鼓,到時征討告歇,他們都在自己獨斷專行的臣使下,安分守己的做諸侯。

但他低估了袁家兄弟的野心,既有問鼎天下的可能,誰會願意屈居人下?何況他從前還是袁家提攜的門生。

“老賊間亂朝政,此乃國仇,又屠我宗族,此為家恨。”袁紹義憤填膺,將一紙詔書狠狠摔在地上,“我豈能輕易罷兵!”

現在在場的,除了郭懿他們這些文武官吏,還有就是那支使團。

來到河內的使團中,大鴻臚韓融為首,還有匠作大將吳修,越騎校尉王瑰,以及王匡的妹夫,執金吾胡母班。

使團的代表大鴻臚韓融已是耳順之年,他帶著身後那些年輕人,行了很遠的路,緊趕慢趕一路從雒陽顛簸到河內,看著這把顫顫巍巍的身子骨,郭懿感覺他隨時都要碎掉了。

麵對袁紹的不敬君上之舉,他十分無奈,畢竟他不想效命董卓,可也不能讓關東諸侯再這麼鬨下去,這一趟,他是為天子,為大漢而來的。

“本初切勿動怒,切勿動怒,且聽我詳告,”他穿著大漢文臣官服,拖著老邁的身子,弓下腰撿起了那道詔書,恭敬的捧在手上,“董卓播厥凶虐,焚滅京都,又多殺良臣賢士,罪行暴於四海,自是為天下所不容。”

老使臣先申飭一遍董卓的罪行,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告訴在坐所有人,自己並非董卓一黨。

袁紹怒氣稍緩,“韓公既知,為何還要替董賊遊說我等忠臣?”

“除賊平逆,需待良機,諸位忠臣大可從長計議,若因一時之氣興兵為亂,引海內震蕩,隻恐得不償失。”韓融苦口婆心。

董卓趁危難之際,僭上虐下,劫奪國柄,但至少國家尚且未被傾覆。

關東諸侯雖為討董起事,可時至今日,勢力大的漸漸都起了自立的心思。他怕的是,再任由諸侯勢力發展,國家便不是受一兩個權臣把持這麼簡單,而是會陷入諸侯混戰。

黃巾尚未完全平定,大漢可經不起這樣的亂子了,趁早遏製住危機,不讓事態往更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才是頭等大事。

袁紹倚在座上,臉上毫無波瀾,“哦?那韓公倒說說如何從長計議法?”

見袁紹還聽得進去這幾句,韓融暫時緩了口氣,說道:“不出本朝,我大漢便有先例可循。昔日大將軍竇憲跋扈恣肆,傾動京都,欲謀叛逆之事,和帝忍而不發,謀定時機之後,一舉將其下獄殺滅。”

“後又有乘氏侯梁冀,鴆殺天子,謀害大臣,後專擅威柄二十餘載,最後也伏誅正法。此二者皆為鑒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