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有幾分道理,不過祭祀重大,新科進士什麼都不懂,可不能玩笑。”心裡想是一回事,麵子上,季承燁是不太讚同的。
“臣覺得可以讓上一屆主辦之人帶領新科進士,也讓新科進士提出一些新章程,兩方合計起來辦理,也算是有了新的色彩。”
“臣覺得王大人此言不妥,祭祀乃是大事,豈能隨意讓不懂的人參合?”
“何為不懂?難道要一直墨守成規?這不是還有半個月,可學習可探討,若是不可否了便是,還未實施,為何李大人就覺得不行?”
“臣覺得王大人所言有道理,正因為祭祀是大事,才應該使其豐富,這樣才能體現出來重視。”
“臣……”
一時間百官各持己見的吵了起來,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
季承燁就在上方龍椅上坐著,靜等他們吵完。
最後也不知道是爭執不出結果,還是終於想起來這是在金鑾殿,不由得都紛紛閉嘴了。
百官閉嘴了,那就輪到帝王了。
“朕姑且認同你們的創新,那麼不知王愛卿可有舉薦人選?”
“臣舉薦探花杜若峰,杜若峰乃京都子弟,對祭祀耳濡目染多年,流程也清楚,臣認為探花可以做好。”
“這是什麼理由?這是靠身份嗎?祭祀之事如此慎重要的是才學,不是身份。”李大人耿直的當下懟了過去,完全不管杜若峰是丞相之子,丞相還站在那。
“你這是斷章取義,杜若峰都是探花了,難道沒有才學?人家可是自己參加科舉考來的。”
“你怎麼不舉薦狀元,人家還連中三元呢。”
“行了。”眼見著又要吵起來,季承燁開口了。
季承燁這一開口,王大人和李大人立刻閉嘴了。
“丞相大人,這事你怎麼看?”季承燁把皮球踢給了丞相杜振。
“回稟陛下,臣覺得兩位大人說得都有道理,且大家都是為了冬至祭祀能出彩,這麼些年這祭祀的確守舊了一些,需要一些新元素,臣覺得可讓新科進士試一試,好就采納,不好不采納便是,也並沒有說一定要采納,但不給機會就沒有新元素,所以臣覺得,此事可。”
“丞相說得很有道理,那不知道丞相可有人選?”
“新科進士能進翰林院者都是佼佼者,臣覺得都可以參加。”
“這不太行,這讓以往熬了好些年才等到機會的進士如何看?”
“那便擇優幾人。”
“有道理,不過太多也不好,不如就兩個名額,丞相覺得如何?”
“臣覺得可行。”
“那丞相覺得選哪兩個人比較合適?”
“定是新科成績最好的兩位。”
“那就這麼定了,宣旨,讓顧秦和杜若峰參加今年冬至祭祀的準備,許他們提意見的權利,朕給他們五日的時間,若不能拿出出彩的方案,就按照往年祭祀辦理。”
五日時間已經是很寬裕,畢竟若是可行,還需要十日去準備。
這事在帝王跟丞相的一唱一和中就這麼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