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就跟統一了口徑一般,紛紛上奏不可,理由無非就是顧秦資曆不夠,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句,卻是全部抗議,這還是真的難得一見的場景,帝王黨和丞相黨統一口徑。
而作為主人翁,顧秦卻是沒有任何表情,就好似百官所言都跟他無關一般。
再吵吵,也有停下的時候,特彆是在帝王似笑非笑的眼神下。
“朕就問一句,眾愛卿誰可連中三元,再教出一個連中兩元,高中榜眼之人,還是因為閱曆而未能做狀元,誰能教出?”
帝王這一句,百官齊齊啞言,他們這是沒辦法反駁了。
“丞相,你對此事有何看法?”無人回答,帝王又將矛頭指向了丞相。
杜振早在眾人吵吵這會,在心中做了權衡,因此此刻帝王將矛頭指向他的時候,他一點兒也不慌。
“回陛下,臣覺得陛下的提議可執行,顧秦自己連中三元,又交出了一個不遜色的學生,其才學是毋庸置疑的,如此在四書五經等言論的教授上的確是優等人選。”
丞相都發話了,百官要說什麼,且主要是他們覺得丞相不能這好心,果然。
“不過陛下直接任命顧秦為太傅著實不太好,畢竟資曆比顧秦深的大臣大有人在,且皇子們學習也不會隻學一樣,定是多種,而作為皇子們的老師定是要頂尖的,每人擅長不同,這老師便也要有好些個,顧秦任教一課可行。”
“丞相的意思是,讓一個翰林院侍講學士去給朕的皇子授課?”帝王這話的意思就是有些不滿了,不知道是不滿丞相的話還是不滿侍講學士給皇子授課,不過作為皇子的老師起碼得內閣起,這翰林院侍講學士真的是太低了。
“顧秦的才學有目共睹,想來接下來的翰林院散館考試也定能通過,然後留館成功。如此順理成章升去內閣乃理所當然。”
百官真的就沒見過升官升這麼快的,三年啊,才三年,就能直接從翰林院去內閣,還是丞相親自提議,即便知道這是丞相的權宜之計,他們也隻能作罷,難不成還要讚成帝王讓顧秦做太傅嗎?
要是帝王強行受職,他們也無法,如此就隻能讚成丞相的話了。
百官在一片寂靜的權衡之後,紛紛開口附議。
“臣覺得丞相說得很有道理,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呼啦啦一大圈下來,全是附議。
對此,帝王滿意極了,他最近正在為難要怎麼將顧秦給弄到內閣去,杜振肯定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把杜若峰給弄進去的,他可不能落後,沒想到竟是被他給搶先了一步,還讓杜振親自開口,這感覺真不是一般的舒服。
但這內閣學士也是有等級的,最低的是從四品內閣侍讀學士,而內閣學士則是從二品,且這內閣學士也分院係,分彆有內國史院大學士、內秘書院大學士、內弘文苑大學士,而這大學士跟大學士也是有區彆的,雖然都是在內閣,都是從二品,卻是有的有實權,有的無實權。
而這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內秘書院大學士最重中之重了,可參與朝堂重事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