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少。”霍晗奕回答,這最基本的懷疑,他們肯定要查的。
“不一定是財物,許是結仇呢?畢竟吳王從封地一路而來,中途遇上什麼藐視朝綱的野蠻人士也不無可能。”
“又或者是封地的一些窮凶不服管教之徒,跑來這京都胡作非為,想要挑事。”
百官紛紛訴說著自己的意見,大多的意思就是吳王得罪了什麼蠻橫不將皇室放在眼裡之人遭到了報複,而這種人也是存在的,大牢裡還關著一批呢,連帝王都刺殺過,何況是一個吳王。
對於這一係列的提議,季承燁都未妄下評論。
“既然眾愛卿都有想法,這事關乎著京都的和平,各位愛卿都放在心上,多多查探查探,不要將所有職責都擔在刑部和大理寺身上,有什麼線索的就提供提供,好讓刑部和大理寺深入調查。”
“臣遵旨。”百官紛紛領旨。
“兵部尚書,加強驛館的兵力,不可再出差錯。”
“臣遵旨。”兵部尚書領旨。
“禮部尚書,許將軍,你兩明日去城外與那吳王的一萬大軍交涉,好生安撫,以和為貴。”
“臣遵旨。”禮部尚書和許將軍紛紛出列領旨。
季承燁有條不紊的安排著,可謂是都安排到了個人,安排結束的時候天剛剛好微亮,也到了上早朝的時間,一並連早朝上了。
不過今日這情形,也沒幾個沒眼識地拿那些瑣碎事來煩季承燁。
所以差不多兩刻鐘的時間,早朝便結束了,也算是上了有史以來最短的一個早朝。
在金鑾殿上,季承燁並沒有點名顧秦什麼,早朝一下,季承燁直接點名了顧秦跟他去禦書房,完全不似平日裡讓太監傳喚。
顧秦領旨便跟著季承燁去了,隻留下滿朝堂的朝臣在那羨慕嫉妒恨的看著。
帝王此舉真的是完全將顧秦當心腹一樣的表現,明明就是個後來居上的,哪怕已經位列丞相。
……
一進禦書房,季承燁就屏退了左右,滿臉疲憊加肅然地坐於禦案之後。
“顧秦,這事你怎麼看?”
“兩種可能,一種是杜振所為,一種是吳王自導自演。”在金鑾殿上什麼都未多說的顧秦來了禦書房開言就直擊重點。
這話聽得季承燁舒展了皺了半夜的眉頭,“果然還是你讓朕舒心,那一個個的都沒一句真話。”
“陛下,臣這話在金鑾殿說出來的確不妥。”
“朕知道,所以朕等著,看會有幾人來這禦書房諫言。”
這個顧秦就不發表言語了。
季承燁也沒打算讓顧秦說,“朕跟你想得一樣,隻不過無法斷定是哪一種?若是杜振,朕能理解,挑撥朕與吳王,讓朕內外受敵被夾擊,若是吳王,是為何?來搶朕的皇位嗎?這不是明擺著給杜振鑽空子?就算朕輸給他,那麼他是覺得虎視眈眈的杜振會看著嗎?現在杜振還隻是權臣,到那時,說不定就想篡位了,畢竟朕與吳王兩敗俱傷,時機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