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有令人驚豔的作品。
在一篇叫《最後三天》的作品中,以一個小男孩為視角,見證了戰爭過後的世界烈獄,他在廢墟中掙紮生存,在瀕臨死亡之際,他回憶起戰爭前的生活,和平和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終,小男孩在饑荒中死去。
一篇名為《一念之差》故事裡,講述了未來世界裡的掌權者,在人性和信仰中徘徊,他的最終抉擇決定了人類的未來。
故事氛圍壓抑,可細節之處,卻透著溫暖和治愈。
在極致的醜陋之下,亦可見人性的光輝。
此外,還有一篇從公開後,票數就遙遙領先的作品——
《當我們滿懷失望地死去》。
故事講述了一支四人救護小隊,在戰亂爆發之際被封鎖在一個村莊,跟外界斷絕往來,結果因為屍橫遍野,村莊爆發了瘟疫的故事。
村民排外,受教育程度低,對這支救護小隊很警惕。
他們有心幫忙,卻不被接受。
他們並非有語言溝通障礙,隻是因為不是同一個種族,所以他們被視為異類。
後來,村民們大片大片的死去,死於愚昧和無知。他們也逐個死去,死於弱小和無助。
畫麵的結尾,兩個奄奄一息的隊員,留下了一段對話。
“我們的死亡能讓世界進步一點點嗎?”
“恐怕不能。”
“……好想讓世界看到……我們也努力過啊……”
“……”
“你後悔嗎?”
“嗯。”
……
畫麵一點點變成黑暗。
最後,出現一行字——
【讓英雄們含恨而終,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故事整體構思很簡單,但是畫麵衝擊力強,人類的慘狀和自然的和諧形成鮮明對比,故事層層遞進,人性刻畫細致入微,每個人的掙紮和努力,都在現實麵前無能為力,短短的篇幅數次令讀者淚目。
一旦代入主人公的情緒裡,讀者們就止不住的戰栗,深感絕望和無助。
很快,這個故事的藍本,被網友們扒了出來——這是b救援隊二十年前親身經曆過的事件。
於是,“b救援隊”再一次呈現在大眾麵前,不再是“傳奇”“有趣”,裹著一層濃濃的濾鏡,而是“悲壯”和“艱苦”,英雄的形象,被烙在了每一個“他們”的身上。
【天哪,這竟然是真實發生過的?】
【很久以前的事了。不過救援隊做事,總被埋怨是真的。升米恩鬥米仇,全世界都一樣。】
【他們需要關注!我們不該隻關注娛樂明星、豪門八卦,我們更應該關注這些為世界做貢獻的英雄!】
【這作品的代入感太強了,我看完哭得撕心裂肺。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也會後悔!我希望我為世界付出的一切,能被世界看到!】
【無名英雄是值得敬佩的。可是,我更希望他們都有名有姓,被人熟知!】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