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水道(2 / 2)

長公主升職手劄 擔花 4405 字 3個月前

身為鄱陽縣侯杜延年之弟,杜延壽並不像他兄長生前一般久經沙場,自從京門舉義後,他便一直跟在成肅身邊。

“孟將軍所言甚是,不過西經梁父城,畢竟是繞了遠路。依末將之見,不如向東從莒城經過,入濰水北進,再折向西進擊廣固城。”

眾人聽杜延壽說完,都麵露猶疑之色,又看看成肅,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模樣。

中兵參軍鐘長統斟酌了一番,開口道:“廣固城地處群山之中,梁父和莒城分列於東西兩側,正是其南北往來的要塞,獨孤氏必然派遣重兵把守。若要硬碰硬,恐怕對我軍不利。”

他指著比梁父更往西的濟水,道:“當初庾昌若北伐,曾在钜野開鑿水路三百裡,使船隻由濟水進入河水。卑職以為,與其強攻險塞,不如迂回一步,沿庾氏開掘的故道進入濟水,北上行至勃海郡,然後向南折返廣固城,二者相距僅百裡。獨孤氏定不會想到我軍由北麵而來,剛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鐘長統此計另辟蹊徑,也有一番道理。可此計繞路更遠,眾人更拿不定主意。

成之染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忍不住插話:“這三條計策都迂回曲折。三位將軍何必定要走彎路?”

谘議參軍桓不疑笑道:“這三條路線,都依托於水道。水軍北伐早已是慣例。一來船隊可以裝載大部分輜重,二來在水上也可以免受敵騎侵擾。當年庾昌若北伐,在退軍之時焚毀戰船,結果被獨孤氏率八千騎軍追趕,死傷達三萬餘人。殷鑒不遠,不能不引以為戒。”

成之染略一沉吟,搖頭道:“船行速度慢,再加上水道迂遠,頗耗費時日,給敵軍以可乘之機。若獨孤氏阻塞水道,我軍仍不得不登陸作戰。更何況那幾處要塞距廣固城尚遠,即便我軍獲勝,獨孤灼聞訊後,很可能棄城而逃——向西可以逃奔宇文氏,向北可以投靠慕容氏,甚至有可能浮海北歸遼東。這樣一來,我軍根本無力追及。”

桓不疑默然,狐疑地看了她一眼:“那依你之見……?”

成之染微微一笑,指著輿圖上正對廣固城的東莞,道:“還有這條路。”

“經東莞入箕尾山?”桓不疑愕然。

“不錯,”成之染點點頭,道,“我軍以步兵為主,行動敏捷。到下邳後便棄舟登陸,徒步沿沂水向北進軍,疾行到琅邪。趁敵軍未及反應,我軍可迅速進入箕尾山。山形陡峭,林木茂密,胡騎便無法施展,隻能讓我軍通過箕尾山。越過箕尾山,距離廣固城隻有五十裡。”

桓不疑輕笑一聲:“你說得輕巧,可知箕尾山何等險峻?此山高七十餘丈,綿延二十多裡,必經之路穆陵關,寬窄隻能容納一輛車,向來有齊南天險之稱。若敵軍在山地據險設壘阻擊我軍,到時候進退維穀,便是陷入死地了!”

成之染不服:“可是雙方若在山林間步戰,胡騎的優勢便無法發揮,相比之下還是我軍勝算更大。”

“就算僥幸通過箕尾山,敵兵必然在山地北麓嚴陣以待!”杜延壽打斷了她,“到時候豈不是我軍自投羅網?”

“我軍出山後並非沒有退路,”成之染提高了聲音,“即使戰敗了,也可迅速收縮回山地,據險而退。總不至於像平原失利一般一敗塗地。”

見眾人默不作聲,她笑道:“但隻要我軍一戰而勝,便可以兵臨城下。”

這話不能不令人心動。

成肅依舊默然聽他們議論,目光落在輿圖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成之染催促道:“此戰宜速戰速決,遲則生變!”

成肅抬眸看了她一眼,向眾人問道:“諸位還有何見解?”

“卑職以為,翻越箕尾山之計可取,”徐崇朝指著輿圖上標注的下邳、琅邪、東莞,一路向北,越過臨朐城,落到了廣固,道,“若依照此計,從下邳登陸之後,我軍需步行近千裡,大抵在六月初到達山北臨朐城,一舉與敵軍決戰。到時候我軍深入敵境,後路斷絕,則人無退心,矢誌必勝,不亞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

“是這個道理,不過也沒有那麼冒險,”元破寒見成肅並無異議,開口道,“從下邳到琅邪,或多或少還是大魏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