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17)(1 / 2)

杜澤看著自家寶貝公主,心中不由一鬆,當時淮陽告訴他女兒中意的是丞相之子薑少陵時,他便派人去暗中調查。

起初杜澤隻是單純的不放心,想要看看女兒看中的人是怎樣一個人,但是卻沒想到查出了當年的秘辛。

原來現在那個“薑少陵”並不是真正的薑少陵,而是夕照國五皇子傅榆,那個當年早夭的夕照國質子。

此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畢竟查出來當天杜澤便召見了丞相薑淮,薑淮口中的事實和他查到的真相一般無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些年杜澤也算了解薑淮,知道他確實是單純的想要照顧友人之子,便沒有與他過於斤斤計較,但也扣了他一年的俸祿以示懲戒。

一個已經逝世的夕照國皇子還在黎國境內,若他真的受寵確實存在很大的危險,不得不除,但杜澤查到傅榆的身世便知他對夕照國懷有怨恨,留著他不失為製衡夕照國的一種手段。

但無論如何,杜澤是不可能讓自己的寶貝公主和敵國扯上關係的,更何況這個“薑少陵”還心懷野心,杜澤就更容不下他繼續留在黎國境內。

所以才有了今日“薑少陵暴斃”之事,實則他已經在杜澤的幫助下回到了夕照國,甚至杜澤雖未明說,但他話裡話外暗示了傅榆可以幫他登上夕照國皇帝之位。

杜澤其實無意參與敵國的政事,但為了黎國的未來,他還是想儘可能的保證黎國百姓的安危,保證自己家人的安全。

杜澤知道因為當年他父皇杜熙攻打夕照國和臨月國的事情,兩國皇帝不可能那麼輕易放下,戰爭的難免的,但他卻會竭儘全力維持現有的和平環境,讓自己的愛妻和寶貝公主能夠繼續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

事情走到這一步,杜允若完全沒有料到,她隻得無奈的待在宮中,劇情現在已經越發的偏離正軌,杜允若也實在想不到將其拉回正軌的辦法。

若是她現在還想重新嫁個病秧子,去當寡婦,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夕照國最近很不安穩,具體情況杜允若並不清楚,隻知大概又是爭權奪利那一套,反正古往今來也不再少數,沒什麼可稀奇的。

但不知為何最近宮中守衛出奇的多,杜允若溜出宮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她現在被臨溪和其他宮女輪班看守著,她們成日寸步不離生怕杜允若會偷偷溜出去出了事情。

杜允若也為了這件事和她母後訴過苦,但可惜以往對她言聽計從,要什麼給什麼的母後明確的表示了拒絕,甚至還拉著杜允若一直商量選駙馬的事情。

杜允若想想書房中那一摞摞的畫像就頭疼的緊,她根本不想看好嗎?也不知宮中畫師哪選得,那繪畫水平她真心不敢恭維,反正裡麵的人看上去根本沒什麼兩樣。

讓人無語的是裡麵還有些比她還小的備選名單,她不知道父皇母後這是做什麼?難不成她還能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等飯熟了再吃一頓?

因為夕照國動蕩不安,魏雲清終於在魏瀾幾封書信的催促下也回了臨月國。

留在黎國不上不下的杜允若就慘了,她一邊在擔心後麵的劇情到來,臨月國攜夕照國一同攻打夕照國,她的親人一一身亡,一邊又怕之前劇情脫軌嚴重,後麵的劇情無法完成,生生折磨的杜允若吃不下飯,瘦了好幾斤。

她的父皇,母後和太子哥哥也很擔心,甚至還以為她是因為薑少陵的生殞而失魂落魄,成日想著法的哄她開心,甚至帶她出宮遊玩,但效果甚微,杜允若依舊每日心事重重,不展笑顏。

就這樣又折騰了一年多,杜允若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樣,聽聞夕照國已經換了皇帝,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皇子,之前從未聽過,叫什麼傅榆的,而臨月國魏瀾因病退位修養,讓位給了太子魏雲清。

已經挨過了劇情節點,但什麼事情都未發生,這樣讓杜允若越發鬱悶,她走又走不了,劇情又遲遲不推進下去,再這樣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杜允言的太子妃也已經娶了回來,再拖拖杜允若可能自己也要當姑姑了,所以她心一橫,準備實施當初的想法,找個病秧子嫁了,先當個寡婦把原劇情接下去再說。

黎國長樂長公主杜允若選駙馬的消息不脛而走,身在臨月國的魏雲清和夕照國的傅榆都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他們怎可能坐視不理?

杜允若一直不曾知道,當年她小時候和葉君初去兩國歇腳的驛館認錯的人便是夕照國質子傅榆,而她的陰差陽錯,卻救了傅榆一命,讓他在遠離故土的異鄉感受到了溫暖與幸福。

當年不過五歲的傅榆在夕照國過的還不如一個小太監,他堂堂一位皇子,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關心,唯一護著他的老太監也是看在他母親的份上照顧他。

但一個太監,在宮中什麼都不是,他能做的最多不過讓他餓不死,凍不死罷了。

五年來傅榆為了吃飽偷雞摸狗,上樹翻牆,什麼沒做過,有時遠遠的看著那些嬌生慣養,錦衣玉食的皇子,他會困惑,會迷茫,會妒恨,明明都是皇子,為何偏偏隻有他一個要受如此罪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