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12)(1 / 2)

趕了幾天的路,杜允若終於快到了劇情中與魏聽筠見麵的衡陽霞雲鎮,但問題是她該如何名正言順的接近魏聽筠,而不讓魏聽瀾對自己產生懷疑。

而且要知道正常情況下,魏聽筠一個男子是不可能帶著杜允若一個姑娘一起上路的,所以她首先需要找個毫無破綻的借口才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杜允若沒錢了。

原劇情中的杜允若還是不破閣少主,找幾個人上演一場英雄救美沒有任何問題,但目前而言,杜允若連過段時間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哪還有多餘的錢來找人演戲?

忽然,杜允若靈光乍現,她也未必一定要找人演戲,如果落入危險是真的,不就行了?

之所以會想到這點,是因為杜允若突然記起劇情中有個為了體現魏聽筠善良品性的片段,他在霞雲鎮時,曾順手救過一個被叔父強行賣入青樓的孤女,後來還給了女子一筆錢。

杜允若決定了,她這次要演一個柔弱可憐,無依無靠的貧家女,經曆英雄救美之後,上演以身相許的戲碼,如此才好賴在魏聽筠身邊不是?

雖然狗血又爛俗,但不得不承認,其實還是蠻好使的,畢竟男人大都有大男子主義,女子裝的柔弱無害些,總能讓他們忍不住出手相助,當然,某些鋼鐵直男除外。

計劃好之後,杜允若便賣了陪了自己好幾日的小馬,多少湊了點錢偷偷溜進了霞雲鎮,她首先需要打探清楚魏聽筠的行蹤,如此才好安排後續其他的戲碼。

果然,如劇情中所寫,魏聽筠三日前剛到了霞雲鎮,因為距離武林大會開始的時間還早,魏聽筠並沒有著急趕路,而是帶著貼身侍衛一起先準備在霞雲鎮上遊曆一番,再趕路不遲。

之所以選擇霞雲鎮,那是因為衡陽霞雲鎮是通往上京的交通要道,人來人往很是繁華,尤其是盛夏這段時間更甚,無論是商人還是江湖人氏都很喜歡在這個地方落腳。

但同時杜允若也有個不得不麵對的困局,那就是這種地方其實很容易被魏聽瀾發現行蹤,若是被魏聽瀾抓住,杜允若恐怕自己小命難保,所以安全起見她先找了個地方換了妝容。

雖然杜允若十分舍不得女主給她的這件狐皮鬥篷,但紅色著實太紮眼而且它一看就價值不菲,若是杜允若帶在身上容易出問題,所以她想清楚之後就順便將鬥篷給當了。

不得不說,這筆錢完全可以讓杜允若找很多人演出戲了,但她想了想之後覺得找人演戲容易露出馬腳,如果被魏聽筠察覺到不對勁,再接近他就非常困難了。

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杜允若還是準備按照原計劃進行,裝個父母雙亡的孤女最安全。

現在就剩下找到那個孤女了,但可惜,杜允若打聽了一天,鎮子上雖有父母雙亡的孤女,但三人都不符合杜允若的要求,她們雖然是孤女,但家中卻沒有喪心病狂的叔父。

沒找到人的杜允若失落的坐在茶棚休息,今天趕了一天路,她累得已經沒了說話的力氣,這裡是小鎮必經的一條路,杜允若準備來此碰碰運氣。

因為她想到了另一種可能性,若是那個女子不是霞雲鎮的,而是來投奔她叔父的,這樣就能說得過去了,而且順著這個思路,杜允若打聽到了一個和它情況十分相符的人。

鎮子東頭的李大家聽說有個正準備投奔過來的侄女,這個侄女不久前父母因為得病雙雙離世,因為無人照料,女子便寫了封信想來投奔自己的叔叔。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多年未見,李大並不知道侄女長大後是個什麼模樣,再者李大此人常年賭博,賭癮極重,他家中一貧如洗,妻子辛辛苦苦刺繡掙得幾個錢也被他搶去賭錢了。

按照如此情況,他後來賣了自己的侄女也不足為奇,所以趁著那個可憐的侄女還沒有到李家時,杜允若準備救她一次,順便給她些本錢讓她自己照顧自己。

就在杜允若困得快要打瞌睡時,她發現了一個和描述中很像的女子,她一身單衣,身上雖然打著補丁,但是麵容精致,長得小家碧玉,而且最重要的獨身一人,身旁並沒有其他人。

杜允若將茶水一飲而儘,放下一文錢,隨後起身跟著女子,直到兩人走到陰暗處時,她忽然一把拉過女子,順手捂住了女子的嘴,在她耳邊叮囑道:“莫要叫,我不會傷害你。”

大概是因為聽到抓住自己的人是個女子,小姑娘並沒有多大反抗動作,她一動不動的等著杜允若的後續動作,見女子確實安靜之後,杜允若慢慢的放開了捂住女子嘴的手。

見女子一副乖乖巧巧的模樣,杜允若試探的低聲叫了句:“李蘭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