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兄來了,也聽聽他的。”有人又說。
話音未落就有個二十六七的青年走了過來,他就是那三甲榜上的熱門人物之意,謝贇。他顯然跟林西瀾已經相熟,坐下之後就跟他們聊了起來,林西瀾將喬明淵引薦給他,幾人一直聊到天黑才散。仿佛沒有談過癮,又約了明日再來。
一連兩日,幾人都在登科樓上談笑風生。
眼見著明日就要放榜,這一日散榜前,喬明淵彆有深意的跟林西瀾和謝贇說:“我與你們相識一場,兩位若有難處時,不妨到西經胡同一百二十號的小院來找我。”
那小院是他前天花十兩銀子剛剛租的,地方不不顯眼,沒引起任何注意。
林西瀾和謝贇隻當是他住處,點頭答應下來。
之後便都散了。
三月十二會試要放榜,時間緊、任務重。
會試有主考官兩位,副考官二十八位,因為要趕著殿試,會試的名次得趕緊排出來,考官們的壓力很大,考完之後便開始緊張評卷。三月初八上午考完,三月十二放榜,期間三十人要看完四千多試卷,每個人至少要閱卷一百多份。貢院放了考生,大門緊閉之後,一應程序同鄉試一樣,封卷後起送給各個閱卷考官。
火字房中,六個閱卷官在緊張的閱卷,屋子裡鴉雀無聲。
“好文!”
互聽其中一人拍了拍桌子,滿臉喜色的捧著手中一份試卷:“此文如星輝璀璨,字字珠璣,當為傳世經典。”
這麼高的評價!
他話音剛落,旁人便笑道:“給我也看看。”
他們看了兩天試卷,今年的會試題目不難,是一道較為開放的題目,破題有多種方法,這幾天也見了不好好文,還沒誰發出這樣的驚歎,登時都好奇起來。
幾個閱卷官湊過去,輪流看了那試卷。
然後……
“果真是好詞好句,透著通透豁達,上上卷啊!”
“不錯,文辭不俗,非浸淫多年者不可書也。”
“乃當薦卷頭列!”
一致好評。
火字房的房考官名為曾書賢,見閱卷官如此評價,不免抬頭看過來,他等大家看完,便笑道:“既給了那麼高的評價,拿過來給我瞧一瞧,若是當為好文,舉薦亦無不可。”
便有人捧著試卷遞到曾書賢跟前來。
曾書賢拿起試卷,忽而眉心一跳,他先看了看試卷上的座位號,沒對上腦袋裡的幾個印象。這文章著實寫得不錯,光是卷麵的字跡就吸引了他的眼睛,字很大氣,開合之間有種說不出的疏闊,細看內容,更是令人挪不開眼睛。他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又反過來從頭到尾細細品一遍,讀完還覺得心口跳動,似乎有什麼在胸腔裡流淌,讓他血液沸騰。
這是什麼?
大概是共鳴,是知音之感。
隻是他不敢說、不能說的東西,全都躍然在這份試卷上。
他唇角露出一個微笑,仿佛透過這試卷,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那時候自己滿腔熱血,跟這位考生一樣,不過自己趕不上他。
不光是才學,還有氣度,都趕不上。
曾書賢很讚同方才那句“當為傳世經典”的話,他點頭,毫不掩飾欣賞,提筆在試卷上寫下“高薦”的字樣,放到那些薦卷中去。
試卷放下,曾書賢還有些恍惚。
他沉靜在方才的那篇文章裡,心頭猜測那是誰的文章。這一屆會試有幾個新秀,嶽東的林西瀾,江東的謝贇,廣平的趙東來,嶽西的喬明淵,湖北的孫光……這幾個人的文章他在會試前都看過,根據文風,約莫猜到應該是嶽西喬明淵所寫。
喬明淵啊,小四元在手,了不得的人物。
如今衛輕軒借住在他家裡,得大儒指點,看來功力又更深了一層。
他微微一笑,火字房的魁首已然出現,他安了心。
到三月十一這一日,基本上各個房的薦卷都已經出來,等待著送到主考官跟前,一一再閱平名次,然後填榜等待下發。
曾書賢收了房考官明鑒,由書吏捧著這一房的薦卷,往主考官所在的大堂去。於此同時,其他房的房考官也都出來了,都往那大堂走,小小走廊上登時擠滿了人,也不知是誰腳滑了一下,其中一個書吏的托盤往前飛出去,撞到了另一人。那人也大意,急急忙忙的拉住曾書賢身邊的書吏,結果就是全都落了盤,所有試卷混在了一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