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立了太子(1 / 2)

天啟十三年,五皇子趙秉凰大婚的消息傳遍了天南地北。作為先皇後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他的身份同時大白於天下,天啟帝的嫡子、衛家血脈,一時間讓他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陳皇後所出的七皇子也是嫡子,但此嫡子非彼嫡子,七皇子是繼後所出,又才五歲,跟他已經成年的兄長們根本沒法比。

趙秉凰大婚之後,開始實踐他入朝的權利。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俱已成年,一場真正的奪嫡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眾人都等著看風向呢,結果又出乎所有人意料。

五皇子大婚後次月,天啟帝沐浴焚香,稟宗廟、敬天地,頒布聖旨,冊立五皇子趙秉凰為太子,待天啟帝殯天之後,由趙秉凰繼承大統,為國之儲君。

一時間,滿朝嘩然。

大皇子二皇子爭鬥多年,鬥了個兩敗俱傷,兩人還在互相眼紅,沒想到憑空冒出來一個五皇子,竟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奪走了兩人全部的希望,一朝奪得儲君之位。

這下好了,五皇子的憑空出現讓大皇子和二皇子空前團結了起來。

隨著立太子的聖旨頒布,五皇子趙秉凰猶如樹立在高屋建瓴上的活靶子,成為了眾矢之的。

三皇子的反應還好一些,他母族並不顯赫,自身又非嫡非長,對皇位的野心和渴望都不算厚重。對三皇子來說,能保命才是最要緊的,眼見著大皇兄和二皇兄已經蓄勢待發,老三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在天啟帝冊立太子沒多久立刻上請封,打算遠離京城權利漩渦。天啟帝要的是兒子們識趣,這第一個識趣的格外優待。

天啟十三年五月,繼冊封太子之後,天啟帝再下詔書,冊大皇子為宣王;冊二皇子為明王;冊三皇子為昭王,各自統領封地,享封地俸祿。

冊封之後,昭王得的賞賜最多自不用說。

同時,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均有正妃,獨有二皇子沒有正妃,天啟帝又下了聖旨,將之女賜給趙秉信做正妃。

三道聖旨接連頒發,皆是國家大事,一時間普天同慶。

趙秉凰做了太子,消息傳到箕陵城時慕綰綰差點驚了下巴,跟喬明淵麵麵相覷後,挺久喬明淵才說:“其實早有征兆,隻是我怕你擔心,一直沒同你明說。”

對鳴回的身份的揣測他早就有過,那時候還是在清水鎮呢,不過當時眼界不高,他想過最好的可能便是鳴回是衛家子孫或是繼後一脈,未曾想到他竟是先皇後留存的兒子。

等後來明白了鳴回的身份,天啟帝又讓鳴回深夜帶了手書前來見自己一個寒門小官,他就明白過來了。

鳴回由一代大儒衛輕軒親自帶在身邊撫養長大,一言一行皆由衛輕軒教養,衛輕軒撫養鳴回十五年,傾囊相授畢生所學又帶了他遊曆天南地北,鳴回的眼界比起困在深宮和京都的兩位兄長有天壤之彆。鳴回聰明好學,文武皆通,自身又是嫡子,條件如此優厚,天啟帝和衛輕軒都是將他當做未來儲君在培養。

又因先皇後的關係,衛輕軒乃鳴回的外祖父,本身就有衛家做他的靠山;更何況衛輕軒桃李滿天下,天下士子皆能為他所用,說是聲望極高一點都不會有人懷疑。

一個有才能、有聲望、有血統的皇子,他不做儲君,誰做儲君?

天啟帝是極為疼愛這個兒子的,從他的種種安排就能看得出來,在天啟帝的心裡,這個兒子比誰都重要。哪怕是到了西山之年,天啟帝仍然在一步步的做事情,想為兒子肅清皇權路上的阻礙。

從魏英章到丁寶林,從沈秋池到喬明淵,這些沒有根基的人被扶持起來,跟朝中那些氏族大家對抗,全是天啟帝在給自己的兒子鋪路。

如今再細想,他們這些人哪一個跟鳴回沒有關聯?

天啟帝的心思昭然若揭,朝中那些反應快一些的恐怕早就揣測了聖上的意思。不過,照現在看來,喬明淵還是屬於反應快的人,畢竟在大家都還沒把趙秉凰放在眼睛裡的時候,他就已經意識到趙秉凰不同凡響,對趙秉凰和天啟帝交給他的事情,喬明淵辦起來是儘心儘力,但對於跟趙秉凰攀上關係的事情,比如將喬明麗嫁給她的事情上,喬明淵從頭到尾都持反對態度。

趙秉凰隻是一個皇子的時候,他跟喬明麗就門不當戶不對,如今他做了太子,那更是天壤之彆,要是喬明麗當真嫁給了他,一個沒有娘家做靠山的皇子妃日子過得苦,說不定一不小心還得丟了性命。

畢竟占著那個位置,會阻礙多少人不得而知。

喬明淵和慕綰綰想到這些不由一陣後怕。

慕綰綰由衷的說:“幸好當初堅決攔了明麗,也幸好明麗如今自己想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