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回京(1 / 2)

喬明淵點頭:“見到了的。林則惜在北麓縣,董路在林東縣,我做西北巡撫時,他們二人都常來走動。林則惜是天啟九年做的北麓縣縣令,天啟十五年做滿,升任了箕陵府參州知事,他在參州政績還可以,估計明年可以提做參州知府。董路有我老師照拂,他外放的時間要晚一些,天啟十年才出去的,不過他原本在吏部做員外郎,本身起點就高,在林東縣熬了三年,天啟十三年提到了河西鄭州府,十六年又升了一級,眼下應該在鄭州府做學政。上一次來信說了幾句,如無意外的話,到天啟十九年他該做河西巡撫了。”

“你們幾個都是老夫看著長大的,有此成就,也算不凡。”陳秋平說:“他們如今都能幫得上你的忙了吧?”

“能,但我還不想動用他們。”喬明淵搖搖頭。

陳秋平追問:“為何。”

“人微而言輕,再等等吧。”喬明淵說:“朝中有我頂著,待我回去,我會努力再給他們鋪路,遲早有一天,我們能乾出一番事業來。”

“沈秋池呢?沈秋池在京城,應該還不錯吧。”陳秋平道:“我聽說他現在已經是戶部侍郎了。”

幾人之中,沈秋池是發展得最好的。

他嶽父謝允是閣老,一直在努力提攜他,沈秋池也爭氣,在戶部乾了幾件大事,都讓天啟帝很滿意,如今已經逐步脫離了嶽父的掌控,成了天啟帝的心腹之一。

兩人細細一翻盤點,陳秋平忽然發現,原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這些寒門學子已經逐步滲透到天啟帝的權力網裡麵。他們每個人所處的位置看起來都不甚重要,可再仔細一想,林則惜在西北,董路在河西,他在嶽東,邱為和白澍在江東,田喜亮在廣東,楊玠在川蜀,算上天啟十三年考上的褚羽,褚羽如今在江西,他們一行九人,竟已經遍布在大盛重要省份的關鍵位置上。大概再過兩三年,他們基本都能熬成一個省的巡撫或布政使。

那時候,他們的力量就大了。

想明白了這些,陳秋平再看喬明淵,猛地意識到,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或許正在來臨。

意識到這一點,送走喬明淵以後,陳秋平陷入了一種激動的情緒裡。

他想,他找到了仕途最大的意義。

正如故人所言,老驥伏櫪,誌在千裡。壯士暮年,壯心不已。

而他要做的,就如喬明淵當初做的那樣,是儘心儘力的努力,是不驕不躁的等待,不管明珠蒙塵多久,總有綻放光彩的那一天。

他能等到那一天!

離開倉林府後,馬車行進的速度明顯就快了很多。一路進了河西境內,董路早已派了人等在邊界,他親自令人護送,確保喬明淵一家人安全。其實這時候那些人也不敢再輕易動喬明淵了,畢竟喬明淵再也不是當初默默無聞的七品縣令,他是朝廷新任的軍機閣大臣,若遇刺,那就是震驚朝廷內外的大事。哪怕如此,董路還是一路護送喬家人出了河西省。

昔日好友再相逢,喬明淵也耽誤了一日。

董路當初帶著丁詩華離開京城赴任,喬明淵夫妻給了一千兩銀子,兩人用一千兩銀子在西北安了家,之後董路升官到了河西,又在河西落地生根,有了銀錢,兩人少吃了很多苦頭。

除了丁詩華想念留在京城的長子。

之後兩人生兒育女,如今董路膝下有了一子一女,算上留在京城的董望西,竟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丁詩華和慕綰綰也有好些年不見了,兩個家庭再見麵,孩子們湊做一堆,說不出的熱鬨。丁詩華的女兒董秋莎今年三歲,跟興寶差不多的年紀,生得活潑可愛,不愛說話的興寶都主動跟她打了招呼。小兒子董望京一歲,還在蹣跚學步,亦很玲瓏可愛。

“綰綰,你我多年好友,我有個不情之請。”丁詩華拉著慕綰綰的手,眼圈暈紅,說著話不住的掉眼淚:“我跟我爹娘已有七年未見,到了京城,你代我常去看看他們二老,好麼?”

“好。”慕綰綰替她擦了眼淚:“你莫要哭了,彆嚇著孩子們。”

丁詩華點了頭,隔了半晌才收了眼淚,苦笑道:“也不知道我和董路什麼時候才能回京,在外熬了這麼多年,一年年就這麼過去了。四年前我爹來信,說我祖母過世了,我正懷著秋莎,也沒能回去給老人燒個香,去年我爹五十大壽,董路想回去,不過最後也沒去成。我兒望西快十歲了,我們走的時候他才兩歲,等我們能回去時,他多半早不記得爹娘了。”

“我想將望西接到河西來,董路不允,他說我爹娘在京城孤單,留孩子在那邊陪著他們二老。而且京城也安全些,我轉念一想也是。”

“就是想孩子,真的想!”

丁詩華說著又要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