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勝,此舉救了數十萬人啊。”
“我誤會你了。”
“怪不得你沒有和其它幾家邊軍重鎮一般,抓緊募兵,強兵。”
“原來你的投入,是為了如此大殺器。”
張方平激動道。
“西川行省的將士們,無需日日操練。”
“他們都是老兵。”
“招募就能成軍,拉出去就能戰。”
“既然如此。”
“何不讓他們好好享受一下家的溫暖,晚一些再回歸軍營。”
許元勝笑著道。
“那接下來怎麼做?”
“等農忙結束,開始北上?”
張方平深吸一口氣道。
大一統,收複北地,驅逐蠻國兵士。
比預想的要來的早了許多。
“不著急。”
“火炮的鍛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需要大量的精鐵。”
“另外青州府的戰船,數量還不夠,更需要配裝火炮。”
“這一切要做好。”
“精鐵需求量比想象中的要恐怖很多。”
“我需要去中都先談一談。”
“現在的主動權在我們手裡,能晚一點開戰,不是壞事。”
許元勝說道。
“是我太急了。”
“另外大荒國那邊,也要小心。”
“現在糧食豐收,渭河平原上也不能大意了。”
張方平點了點頭。
“大荒國的內亂還沒有消停。”
“大荒國還沒有出兵渭河平原。”
“預想的局部戰爭,並沒有打響。”
“此事黑冰台一直盯著的。”
許元勝說道。
“這是好事。”
“是留給我們南方備戰的好機會。”
張方平完全放心了。
外部平靜。
內部有了火炮,隻需要時間轉化為戰力。
未來戰場上的主動權,漸漸偏向於南方了。
和張方平談完。
許元勝就先離開了。
他要去一趟中都。
在府城隻是待了一個時辰左右,就立即出發去了中都。
即然火炮鍛造出來。
那他休息的時間,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趕到中都的時候,已經是夜深。
“明日再去軍政處。”許元勝道了一句。
“是!”侯坤點了點頭。
稍後眾人來到了許元勝在中都的住處。
“不能完全依靠宋家。”
“宋家的鐵礦我知道,支持五家造船廠,已經很大壓力了。”
“黑冰台要儘可能撒出去,找到新的鐵礦區。”
許元勝沉吟道。
“自從知道火炮的事。”
“我也查了大勝的鐵礦所在,除了宋家之外,就在北地了。”
“在曆史上,南方很少出現鐵礦所在。”
“天河縣那一處,已是機緣所得。”
“不過。”
“我有個疑惑。”
侯坤沉吟道。
“說!”許元勝說道。
“江南重鎮獨占江南行省,甚是富裕,有數目眾多的戰船我能理解。”
“那東南行省,憑什麼有如此多的戰船。”
“據黑冰台的了解。”
“這短短一個多月,江南重鎮的戰船數量達到了一百八十艘戰船,東南重鎮的戰船數目也多達兩百艘。”
“他們之前沒有大肆造船,是還想著陸戰之兵。”
“此刻放棄培養陸戰之兵之後,完全投入了水軍的發展,戰船數量恐怖的增多,這龐大的精鐵需求量,完全不是宋家能夠支持的。”
“他們更像是另外有大量的精鐵來源。”
侯坤低聲道。
“看來這兩家,還有路數。”許元勝點了點頭,對於這些老牌邊軍重鎮,底蘊是深不見底的,關於侯家和海家,他也有注意對方的發展動向,應該是另有精鐵來源。
看來青州府想要發展,要的不能隻是銀子,還要有一處穩定的戰略資源供給地。
第二日一大早。
許元勝來到了軍政處,見到了萬樹森和唐晏廷。
“元勝來了。”
“嗬嗬,你們西川行省的夏銀征稅,我可是知道了。”
“不但能如數交上,還有大量節餘。”
“你不但掌控軍務厲害,看來處於內政也是一把好手。”
萬樹森嗬嗬一笑,目光透著讚許和滿意,能文能武,前途不可限量啊。
“隻是幫民眾解開了捆綁,讓他們能夠放開手腳。”
“我做的其實不多。”
“還要多虧了老師和唐相給的那九千萬兩銀子。”
許元勝嗬嗬一笑。
稍後談起了正事,關於精鐵。
“宋家那邊掌握了兩座大型鐵礦。”
“不過那兩處我了解,早在大勝早年間就開始開掘了,其實儲量已經不多了。”
“現在支持五大船塢,已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按照你之前從宋家搶來的精鐵,以及後期宋家贖回宋天德,又送來了大批精鐵,你也拿到了不少。”
“按理說,足夠你使用了。”
“怎麼還單獨說此事。”
萬樹森不解道。
“老師請恕我賣個關子。”
“確實需要精鐵。”
“有一件事,我比較好奇,候光耀和海無涯那邊,怎麼精鐵有那麼多?”
許元勝說道,果然宋家那邊不好指望了。
“他們兩家有大批精鐵。”
“這在大勝官場不算什麼秘密。”
“他們兩家對外也有路數,早年間朝廷下達命令,拒絕和境外通商,但到了後期之後。”
“此條令也等同於形同虛設了。”
“他們兩家都有和境外通商,特彆是海無涯掌控的東南重鎮,最為靠近境外,看似江南富裕,其實東南行省你若是去了就知道,那邊不比江南行省差。”
萬樹森說道。
“都把心思用在通商了。”
“戰力能強嗎?”
唐晏廷明顯也知道此事。
“原來如此。”許元勝明白了,感情人家有外援。
“你若需要精鐵的話。”
“我和宋家打個招呼,優先向你進行提供。”
“那兩家現在拚命的造戰船,真進攻北地,他們也派不上大用處,現在就是浪費精鐵。”
萬樹森沉吟道。
“我先和候光耀以及海無涯,談談再說。”許元勝沉吟道,宋家估計也支持不了多少精鐵。
但是和侯家以及海家談。
估計又要繞到軍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