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每個都是灰頭土臉,發絲遭亂、身上大多全是泥汙,他們聚攏結伴,就想著人數眾多能得到劉備垂憐,帶他們一起逃去。
“諸位,實不相瞞,”劉備歎了口氣道:“我也不喜徐州新任刺史,不喜此擾民征丁之政,可如今我尚且也無處可去。”
“我劉備,一生致力追求仁德之地,安民求存,奈何人微言輕,不足以撼動泱泱大漢,唯有儘施人力,以求安寧罷了,我又如何能擔得起諸位父老托付!”
劉備拱手,鞠躬而下。
他心裡雖說無奈,但卻真不敢帶民而走,若是帶了必被呂布這等心無生靈之念的梟雄追殺,以震懾境內其餘官吏。
“將軍!”
“求將軍帶我們前行!”
“劉將軍,我們也都是大漢子民啊……”
“將軍不必帶我們遠行,隻需到彭城即可!我們想去投奔兗州的曹公!”
有一人開口這般說,其餘的人也都像是反應了過來,接連發出呐喊:“不錯,我們要去投曹公!”
“劉將軍!曹公乃是大仁之人,境內百姓都可安置,我們願意去投奔!”
“他肯定會收留的!兗州有好多糧食!”
“俺之前聽聞,兗州早早就在防範大旱,今年雖天乾物燥,卻令農田依舊肥沃,還可得糧食出產,還請劉將軍發發善心,帶我們去彭城安置。”
“好!”劉備仔細一想,此不過幾日路程,倒是能帶他們去彭城,隻是不知現在彭城守將是何人,能否讓我們入關入城?
但無論如何,護衛流民百姓為由,便可去一探究竟,曹孟德是否真的已奉行仁義,一去便知!
隻是不知糜竺、糜芳二位友人現在何處,若是能一起走就好了。
……
鄄城。
“砰!”曹操把張韓送來的書信拍在了案幾上,一臉的嫌棄,和旁邊的荀彧道:“有時間,文若你教他練練書法。”
寫的什麼玩意,看得我眼痠腦脹。
“好,”荀彧笑著拱了拱手,沒多說什麼。
“董昭,”曹操伸出手在案幾上稍稍敲打了幾下,沉思片刻後,對荀彧道:“幫我向伯常回信,董昭此人現在袁紹麾下,善外政,多年前已脫離家族,與董訪少有聯係,此人我恰巧知曉。”
“將這些消息送去給伯常後,再命程昱提董訪到鄄城來,我有事要再親自問他。”
“謹喏,”荀彧拱手,而後笑吟吟的抬起頭來,輕鬆的道:“想來伯常是已知曉明公對他的良苦用心,人在小沛卻依然掛念著鄄城之事。”
“哼哼,”曹操輕笑兩聲,抬眼向荀彧,露出苦口婆心般的表情,“他一個獨夫,隻知立功而不知培植其羽翼,日後如何能有實績?伯常不善此道,此去小沛能籠絡一二便可。”
“明公用心良苦,”荀彧拱手而下。
他倒是不嫉妒,反倒是有些羨慕。每次明公提及這類事,都會笑著流露出老父親的目光。
難得有張韓這麼存粹的人,可能與他白丁出身有關,對盤根錯節的關係天生有抵觸,或者是全然不在意。
而且,更難得看明公對一個人如此上心,這小沛的孫氏幾乎是他和誌才嚼碎了喂到嘴邊。
兩人可謂是操碎了心了。
曹操慨然而歎,道:“唉,他隻要能籠絡這一家就行,以後……以後再依照功績慢慢來吧。”
……
小沛。
“甘公要設宴請我?”張韓茫然的看著典韋,後者則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沒毛病,剛才來通報的那瘦雞小廝確是這麼說的。
“還說請先生務必帶上典某。”
“你這就扯淡了,”張韓頓時咋舌,“後半句肯定是假的,人家都不認識你。”
“那俺是你宿衛,貼身保護你不是應該的嗎!”典韋老臉微微一紅,“這怎麼能算是扯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