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乾乾淨淨,沒有故事(2 / 2)

並且,加派人手和調撥國庫錢財,在此地建造城池營壘。

南臨縣,便可記錄於史書之中。

“子脩。”

張韓起身相迎,兩人相對點頭而笑,曹昂從懷中拿出了錦布,遞交到張韓的手中,告知了昨夜陛下親口所言。

“今日,尚書台就是在擬詔、擬告示,以及許多文書錄事,估計一整日都要忙於此事,伯常所求,已可全然放心

了。”

張韓聽完,逐漸露出了驚喜之色,這可當真值得大吃一頓美酒。

“子脩為我求來的吧?”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我自然會儘力相求,好在今次立功頗大,陛下天顏大悅,一整夜興奮難眠,趁機進言此事,他欣然答應。”

“太好了。”

張韓和典韋對視了一眼,神情也都頗為高興。

接下來,就自在多了,這南臨縣,從裡到外全都是自己培養的人,而且朝中的官吏,也都可說得上話,南北通商之後,隻會賺取更多。

孫氏、糜氏的商隊,可以再增幾條,以南臨縣為中專,上入許都,下達南陽。

張韓憑借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功績,再加上這麼多家族的長者人脈,可以得到很多國庫調撥的錢財,簡單說就是,南臨縣完全是家裡的寶貝小兒子。

長輩們估計會一直偏愛照顧,那資源自然也是不會少。

下一步,那自然就是再立幾樁大功,成為南臨侯。

桀桀桀。

張韓在心裡暗暗俏皮的笑了幾聲,隨後收起笑容,對曹昂和善的道:“子脩此來,是特意告知我此事?”

“這倒不是,”曹昂徑直在案牘前坐下,道:“我來之前,有人托我,來請伯常辦件事。”

“你說。”

張韓好奇的看向他,似笑非笑。

這倒是個奇怪的事,誰人會通過子脩來求我辦事?

“仲德先生,在陳留郡已治理多年,文武功績皆有,名望傳於境內,亦有不少經注用於傳學和理政,算是,政績斐然。”

“他想托我問一問伯常,在月旦評上提上他一句,要多少錢?”

張韓和典韋登時愣住,然後兩人的雙眼慢慢的變得明亮起來,根本不需要對視,典韋直接了當的道:“這般做法,對其他人豈非是不公平?”

“典兄,這話就不是這麼說了,這境內文武,能在首月提及之人,太多。”

曹昂立刻反駁了典韋的話,看向遠處,似回憶般笑道:“當初的月旦評,乃是天下名流許氏兄弟,多年善評人物風評,方才得以認可,那時候,天南地北來趕著給他們送錢的世家大族,可以擠破門檻。”

“若是沒有真的本領和功績,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這是常事,即便是我父親,當初為求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評語,不知花了多少心思,他就不光是帶了錢財。”

典韋撓了撓頭,楞道:“那還得帶什麼?”

美酒,美人?

曹昂嘴角一揚,道:“還帶了刀斧,後麵才得了一句亂世奸雄之語。”

“可這評語,終究能讓人如龍之升,的確了不得,你們既開設月旦評,那自然也應當走得了這規矩才行,否則月旦評那一日,豈不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那,不是楊侍郎去主持嗎?”典韋又懵懂的問道。

怎麼不去找他,反而來找我們倆了呢?

“我問過了,”曹昂樂嗬嗬的笑著,好像是幸災樂禍一樣,“德祖說不敢僭越,一定要來問你們。”

張韓清了清嗓子。

忽然看了一眼自己的係統義父提示。

【你舉薦人才賑冬災,直取得了巨大功效,令百萬百姓安穩度過冬日。】

【仁厚之心,天地可鑒,此舉為仁君、向聖之功績,獲得氣運+30】

【獲得“鴻運當頭”一次。】

【你的橫練已達“內境”,你的心脈更加強韌。】

【壽命,因為臟腑強韌而增加了。】

【氣血,因為橫練至內境而更加旺盛。】

【武力,因為橫練達內境而增加了1,當前:99】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