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山野遺賢聞煥章(2 / 2)

水滸大梟雄 狼太孤 5012 字 10個月前

權貴滿朝多舊識,可無一個薦賢人。

直至後來太尉高俅親率大軍征討梁山,接連失敗,才想起自己缺少一個謀士,這才請聞煥章出山相助。可後來又有奇人,建造車輪式大小海鰍船。導致高俅自信心爆棚,不聽聞參謀勸諫,以致大敗。

若是聽取這位聞參謀的意見,等待水軍訓練成再打,直搗黃龍。到那時,討伐梁山結果又會不同。不說一舉剿滅晁蓋,宋江,但至少不會全軍覆沒。

然而,這麼一個有能力的人隱居在山野,非常可惜。黃安越看聞煥章越歡喜,自己手底下就應該有這種人相助。無論是軍務還是生意,得有人幫襯。

黃安好話張嘴就來,一個勁誇讚聞煥章:“哎呀,聞先生乃是了不得的大才呀!又何談無名乎?我多曾聽聞過教授大名,兵法,政務無一不通,行軍打仗無有不會。可恨朝堂昏聵,不薦賢才。”

說到最後,黃安滿臉惋惜,低聲咒罵貪官汙吏奸臣。與聞煥章站在一條戰線上,拉近彼此的距離。

“哎,說這些作甚?”聞煥章觸景生情,連番長歎:“道不同不相為謀。聞某性格不被那些權貴所喜。無法在官場上有番作為,教授頑童亦是不錯。”

“先生,你還年輕,又如何這般隱居山野?”黃安察言觀色見對方有意興闌珊之意,立刻收斂笑容板著臉:“當今局勢變幻莫測,我聽說北方金國建立。對遼國宣戰打得激烈,或許一個亂世即將來臨。”

“這又如何說起?”聞煥章聽出言外之意,來了興趣。

招攬好漢容易多講義氣就行。

可是對於聰明的文人,需要有東西打動方才拉攏。黃安暗自思忖著,要拉攏這種文人入夥得動腦子。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開始說起北方的局勢來:“金國,女真人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喜食生肉,半生米飯,飲用牲畜血,生性野蠻,凶殘至極。最大的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雄才大略,統一部落。起兵至今,短短兩年時間,建國稱帝……”

古代消息傳遞慢,金人崛起的事情大宋知道的人寥寥。何況是黃安言簡意賅,說的詳細,聞煥章驚訝不已:“黃都監對塞外之事了解的如此詳細?”

黃安哈哈一笑,解釋了一句:“我經常使人到北方買馬,聽逃難的北地漢人說的。遼國安逸太久,貴族貪圖享樂,貪官成群。軍隊又疏鬆訓練,金國起兵之初驍勇善戰,遼國又哪是對手?節節敗退……”

接下來,黃安把遼國與金國發生的幾次碰撞如河店口,黃龍府等幾場戰鬥簡單提及,每次金國以多勝少,打得遼軍落花流水,順便抹黑女真人。

聞煥章雖然博覽群書,也頗通兵法,擅長政務,但是蝸居東京城,類似這種塞外話題知之不多,聽得津津有味,唏噓連連,不時追問黃安或探討。

“我所擔憂的不是遼國,而是北方大亂帶來的影響。如北地漢人南逃,流寇毛賊增多。甚至是遼國被滅之後。麵對更加強大的遊牧民族,大宋危矣!”

黃安的擔憂顧慮,聞煥章深有同感地點頭:“黃都監所言甚是,北方多了個惡鄰,又將腥風血雨。”

黃安拐彎抹角,終於說出自己的目的:“所以說,北方亂局起,先生不能隱居山林躲著,置身事外。”

“我一鄉村教授,無能為力呀!”聞煥章露出苦笑來。

黃安斟酌片刻組織一下言語,拋出橄欖枝:“先生大才,埋沒可惜。黃某請先生出山,做一個幕僚長。協助我料理軍務,幫襯處理瑣事,不知願否?”

聞煥章在東京城碰壁多年未能混跡官場,早已心灰意冷。眼下黃安誠心邀請,思索片刻便同意了:“好,我與相公相遇是有緣,相公所言事關黎民蒼生。聞某便出山,相助相公,還請恩官收留則個。”

說話間,聞煥章起身退後幾步,倒頭便拜。

黃安大喜,趕忙上前攙扶,開懷大笑:“哈哈哈,我得先生相助,如漢高祖得子房,何愁大事不成?”

“先生,這位是兄弟名喚楊林,江湖人稱錦豹子。為人穩重,辦事可靠,乃是我身邊的得力幫手。”黃安拉著聞煥章寒暄過後,介紹邊上的楊林。

這位兄弟也是個乖覺之人,心思縝密,立刻上前見禮問候,聞煥章態度和善,趕忙還禮,攀談說笑。

此刻外麵天色已黑,仆人進來,說酒宴準備妥當。聞煥章這個東道主,立刻拉著黃安,楊林去吃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