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暗地裡的交易(2 / 2)

水滸大梟雄 狼太孤 4849 字 10個月前

導致軍器監鍛造出來的武器裝備大多放入甲仗庫。年產量多過消耗,使武器裝備過剩,長年累月之下,《宋史?誌第一百五十?兵十一》載,當時內庫“累歲兵械山積,鏽跡斑斑甚多”。

由此可見突出兩個重點。

一是崇文抑武的政策即便是到北宋滅亡也貫徹到底。另一個就是大宋都城武器裝備,令人發愁,販賣自然成為不錯的選擇,宦官以此來謀利。再加上還有做私活的,販賣裝備甚是猖獗。

如同營救徐寧一樣,這種購買裝備的事黃安沒有出麵,畢竟以他的身份的確不適合知法犯法。所以全權交給錦豹子楊林,小溫侯呂方處理。

在一家連正經名字都沒有的茶樓後院!

這是宮廷宦官門專門為了私下交易設立的隱蔽地點。若非有熟人引薦擔保,一般沒有人知曉。

通過童胖子牽線搭橋,又經過幾次接觸,雙方會麵。楊林,呂方帶著軍漢全都帶著鬥笠低著頭,皇宮中來的宦官也帶著兜帽蒙麵不讓人看見。

不是雙方搞得鬼鬼祟祟。

而是私下裡販賣軍備,這種事情被發現了,一個搞不好,腦袋搬家。彼此見麵,偷偷摸摸。

“閣長,熟人引薦就不多說了。”帶著鬥笠低著頭的楊林率先開口。閣長,是對朝廷宦官的尊稱。北宋宦官就是太監,小宦官稱為中貴人,中等稱為閣長,大宦官如楊戩人人都要稱大官人。

“我等具體身份不便透露,但我們保證絕對不是什麼土匪強人,而是正兒八經的商隊,倒買倒賣做點正經生意。這些是定金,請您過目。”說話間,楊林揮揮手,身後軍漢抬來兩個箱子。

一打開,整齊的金元寶光彩奪目。

“嗬嗬嗬,咱家不管你們的身份來曆,隻是來做買賣的。”看到真金白銀,兩個隱藏在兜帽之下的宦官發出嘎嘎的怪笑聲,撚動著蘭花指。

“說吧,你們有多少錢財,這樣咱家也好報數量和價格。”

“這裡有兩千兩黃金,還有三千兩。”楊林立刻回答。

一個身材較高的宦官算了一筆賬,陰惻惻地笑:“等同五萬兩白銀,算一下來價值不下十萬貫錢。能買到不少裝備,你們這生意做得不小哇?”

(北宋末年,一貫錢等同於770文,本書中采取1000文好統計。另外一兩黃金等同10兩銀子,1兩銀子等於1貫錢,這隻是明麵上的比例)

根據目前行情,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等同於兩三貫錢。局勢越混亂,銅錢就越不值錢。金銀才是硬通貨。所以宦官才會說出不下十萬貫銅錢。

楊林知道對方心生疑惑,於是半真半假地說著:“這沒辦法,京東西路濟州,鄆州等地方豪強要裝備。說是濟州有個水鄉叫梁山泊,四處作惡,據說還把蔡太師的生辰綱給劫了去,這些富戶嚇得要死,要買裝備組織隊伍防範。”

“隻要這次買賣做成了,接下來我等兄弟還來勞煩兩位。”呂方接上話茬,說起話來年輕氣盛:“不知道兩位閣長有沒有能力做下這次買賣?”

“哼,小娃娃,你敢小瞧咱家?”另一個有些矮胖的宦官惱怒,盯著一看就是年輕小夥的呂方叫囂:“彆說十萬貫買賣,再多幾倍我們也能做。”

“閣長莫生氣,我這兄弟年紀輕輕,不懂事。冒犯了多有得罪,見諒,見諒。”楊林趕忙賠罪,又取來兩個精致的小木盒遞給兩人:“這是一點心意。”

兩個宦官接過小木盒,打開一看,看到裡麵各自有一枚晶瑩剔透的血玉扳指,頓時眉開眼笑。

“還請兩位多多照顧這筆買賣!”楊林滿臉堆笑。

“好說好說,既然是誠心買賣,那一切都好說。”兩個宦官私下裡得了好處,態度也好了不少。

“管事的幾位爺可不止我們倆,以咱家兩人的權利。能調用八百套鐵甲,兩千套皮甲,紙甲大概三千五百套。硬木弓五百張,強弓兩百張……”

隨著兩位宦官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說出裝備的數量和價格。這場不為人知的交易已悄然展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