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府,此地名北宋之後才設立,眼下應該是江寧府,當地也稱金陵城。水滸原著中是建康府,以後書中出現這種稱呼,就不要太較真
黃安心中想著事,臉上卻不動聲色,打量石秀讚歎連連:“拚命三郎石秀,我也曾聽聞過,乃是一條響當當的好漢。熱心腸,又愛打抱不平,是我輩楷模。沒想到再此處見到,真是有緣呐!”
“是啊,的確是有緣與相公相會。”石秀笑著應聲。聽到彆人這番誇讚自己有偌大名聲也很高興。隻是下來冷靜了,他臉上並未表露出來。
黃安又跟石秀攀談了幾句,知道對方是跟叔父做點小本買賣,又從北方販賣牛羊到南方販賣。以此過活,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他暗道埋沒人才。
石秀,原本軌跡中首先在祝家莊成功地從鐘離老人那裡探明了盤陀路的機關,還幫助陷入迷宮的宋江突圍。顯示了超強的情報能力。石秀武藝高強,不遜色孫立卻故意讓其捉住,混入莊內做了內應立下大功,一舉在梁山站穩腳跟。
後來盧俊義被困大名府即將殺頭,石秀一人跳樓劫法場,救了盧俊義的性命。一手拖拽著盧俊義,單刀殺傷百八十人。卻因不認識城中的道路,被梁中書所拿,與盧俊義一同被打入死牢。可從這一點上說明其武藝高強,戰鬥力驚人。更是原梁山這鍋大雜燴中少有的幾條好漢之一。
剛烈頑強,十分精細、秀外慧中!
十二個字,足以說明石秀的特點。加上有不俗的武力。可以說眼前這個青年是獨當一麵的人物。
黃安自然是心中歡喜,定要把他收為麾下為己用。拍拍石秀的肩膀,正準備說著拉攏的言語,
這時,從石秀身後傳來咳嗽聲。
“咳咳……三郎,是何人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相貌跟石秀有幾分相似的老者邊咳嗽邊走來。滿臉病容有些憔悴,看著石秀老臉上有些擔憂。那表情好像是怕自家侄子得罪官兵而吃虧。
“叔父,您來得正好。這位是濟州都監黃相公。”石秀朝黃安歉意一笑,隨即跑到老者身邊攙扶住了,邊指著黃安小聲介紹著邊走了過來。
“老朽見過都監相公。”那老者來到近前,唱了個大喏,躬身行禮。隨即看了看黃安身後眾軍漢,顫巍巍地地說:“三郎年紀輕輕,性子又倔。不懂事,若衝撞相公,有得罪之處還望相公見諒。”
“哎呀,老人家,你不用擔憂。”黃安連忙抱拳還禮,沉吟片刻後開門見山:“其實我此來是見三郎武藝高強,特意是來邀請他入我軍中擔任軍官,做我的副將,不知老人家意下如何?”
“哦?當真?”老者麵露喜色。
“絕無虛言,就請您老定奪了。”黃安鏗鏘回應。反倒是那青年石秀呆了呆,顯然沒想到是這樣。
“好,這是好事啊!”石姓老者大喜,聲音有些激動。自家親侄子入軍中做個軍官,吃著皇糧,有身份有地位。總好過做小本生意在外奔波。
“你這臭小子還楞著做甚?拜見大人呢?”老者看向石秀,這才如夢方醒回過神,拜謝黃安。
黃安伸雙手把他攙扶住,見到老者氣色不佳染病,想到石秀就是因為叔父中途病逝而做買賣虧本流落街頭。又看了看幾車貨物,豪爽一擺手:“老人家,你身體抱恙,這個買賣以後再做。現在先到濟州把病調養好,吃穿用度我承擔。”
“這…這如何使得?”
“這算什麼,石秀兄弟入我麾下,那咱們就是一家人。”黃安語氣不容質疑,一副大包大攬。
不多時,貨物和俘虜全部登上船。
石姓也被人用擔架抬著上了船,一路感謝連連。兵船和幾艘大船徐徐離開河岸,追上船隊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