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來自BIS的第二輪限製讓易科與冰芯麵臨了更迫切的問題,也是方卓今年一直在強調的戰略方向。
於冰芯的企業層麵,需要做的就是保障運轉,哪怕犧牲良率和利潤。
同樣的,BIS也果然奔著這個方向來了。
這倒不是方卓多麼高瞻遠矚,而是易科-冰芯的運轉屬於一個倒金字塔的結構,體量規模更小的冰芯反而是更底部和更重要的支撐。
這又與整個產業的結構是相符的,支撐冰芯運轉的也是更為底部的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和材料。
如此層層逆推,再加上光刻膠具有保質期的屬性,它便自然而然的成為限製冰芯的優先級武器。
BIS修改法律,驅使光刻膠廠商,這些都在意料之中,而超出意料的則是它這次行動的速度與效率。
因為美國朋友們的關係,方卓通常都能更早的知道情況,更早的獲知大概率落地的措施乃至還可以讓人斡旋斡旋,但他這次也僅僅是提前一天接到通知。
好在,冰芯對光刻膠的采購近期一直超量,在有意識的預防這種情況,短期內還不會出現明顯的問題。
但是,光刻膠市場如今就是4家日本廠商和1家美國廠商占據,一旦生產存貨耗儘,冰芯就可能連最低限的生產運轉都無法維持。
這個時間界限是六個月,而傳導到易科身上,雖說可以提前大量生產第二代Fi的16nm芯片,它在明年全年的競爭中都不會過時,但再怎麼省吃儉用,恐怕也就維持個一年時間。
原本考慮到畢竟涉及到日本廠商,即便BIS擴大管轄範圍,這樣的限製也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來,那就會給新陽廬州的研發爭取到更多時間,但……
方卓也確實沒法要求對手按照自己的設想出牌。
由此,按照蘇薇的話來說,“你這幾天真是比過去十多年的皺眉次數還多”。
方卓擁有決心和信心,也在鼓勵和激勵易科、冰芯以及更多的人來麵對挑戰,但這些又必須回歸到現實之上,必須解決問題。
這種因商業之外因素所帶來的問題也在更上層有所反饋和抗議,國內同樣有更基礎的材料可供反擊,可是,BIS這次針對的目標沒有擴大化,就是集中在冰芯身上。
這牽扯到更為整體的戰略變化,而把視角放在內地的半導體產業上,現在沒被涉及的中芯也最好默默發展技術工藝,不要被波及。
中芯已經開始就第一代Fi工藝與冰芯進行交流,按照目前的進度,恐怕最早也得16年的Q4才能有商用的嘗試。
這便是時間的價值。
冰芯除了對易科的供應,最少還得保證AMD這個聯係緊密的客戶的產能,方卓之前把AMD綁在船上也不是要帶著它一起死,那沒什麼意義。
而中芯與冰芯的技術現在漸漸一脈相承,如果2016年的Q4能推出第一代Fi的16nm,也可以當作AMD芯片的青春版先用著。
此外,非常規渠道也能應急解決一些存貨問題,就是治標不治本。
方卓壓著燥性,保持耐心,沒有絲毫對新陽廬州研發的催促,他們在看到BIS的最新措施之後也自然能明白情況,不用再增加額外的沒有必要的壓力。
而除了能夠助力階段性目標的光刻膠環節,他又在申城視察了華力一期的A/B/C線,C線的國產化仍舊比較艱難,但B線的去美化在45nm上已經有比較高的良率。
雖說45nm如今隻屬成熟工藝,可是,既要去美化,也要跑出競爭力,這確實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