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主持了發布會的高管被調整工作,O記這種時候想低調也低調不下去,還有人聲稱,連O記掌門人都跑去廬州賠罪了。
這難免讓人錯愕,怎麼剛剛拉開陣勢就結束了?
但也有一些聲音浮現,覺得從小道消息來看,你方總也太霸道了,還是借BIS的勢頭,怎麼能刀尖對內呢?
方卓沒有回應這種聲音,可是,YMS總裁戚赫忍不住開腔,還不是在傳統辦公領域朋友圈,而是直接在微博上反駁。
“怎麼現在連誇都不能誇唄?你要是一個標準,那就都是言者無心,你要不是一個標準,那還說什麼?”
“想成功,先發瘋,不顧一切向易科衝,是吧?合著易科現在誇都是錯的,說句話就得注意影響,就得注意大局,就得被綁住手,堵住嘴,連一句話都不能說?好人就得站在這裡,活該被彆人拿槍指著?”
“愛誰誰,我眼裡就是揉不了沙子!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幾斤幾兩!”
戚赫眼裡就是揉不了沙子,就是見不得彆人抹黑老板的先天冰清玉潔聖體!
他這樣的話自然引來圍觀,隻是,易科產能受限已經是一件眾人皆知的事情,就算YMS總裁再怎麼發怒,恐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能怎麼看看“到底有幾斤幾兩”?
然而,業內很快就顧不上易科YMS總裁的話了,短短一周時間,魅族、科盛、漢王等手機品牌紛紛發布或預告新機計劃,有的是搭載易科光電的“晨光”芯片,有的同樣使用了高通的旗艦驍龍,或要再卷一卷入門級,或是同樣直奔中端而去。
不僅如此,早在年前就傳聞也要下場做手機的阿裡也推出預告,將會上市自家智能手機,而緊隨其後的便是企鵝、度記,甚至360也確定要在第二季度進軍手機市場,已經收購了一家小手機公司。
智能手機市場猛然多了些有名有號的牌子,從上到下的競爭都變得更加激烈,而易科雖然也遭遇蘋果和三星的降價競爭,但市場份額主要是自家產能的問題,倒是先前跳出來的O記等品牌明顯受到更大的衝擊。
國內產業鏈日益成熟,核心零件出現級彆錯位,廠商可以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圈內大哥意外受創,業內業外不少資金湧動……
新年一過,智能手機領域超出預期的激烈起來,拚營銷,拚產品,拚優化,拚品牌,大家在滾滾市場裡殺來殺去,死來死去。
隻是,這樣卷起來的市場對想要入局的品牌注定不利,強如阿裡,也在二月底曝出一則不利於新業務發展的小風波。
有人在抖音發布了一條飯桌上喝酒吃飯的短視頻,其中,有一位是阿裡智能手機業務的負責人,他一邊喝酒一邊評價自己手上的工作。
“哎,我就意思意思得了,這手機怎麼和人家易科爭啊?”
“車撞樹上了,你知道刹車了,早兩年乾什麼去了?”
“隨隨便便搞個貼牌的手機就要去乾人家的市場,這不是天真嗎?”
阿裡這次發布的手機正是貼牌代工的,而在如此曝光之後,這位負責人也被火速調離,但他的“貼牌天真論”倒是真讓這一波競爭裡的幾個品牌尷尬,說誰呢,你到底誰呢……
不過,總歸是阿裡自己的人,還是阿裡最為難受,手機還沒上市呢,負責人先來這麼一波發言,偏偏,現在這個時代的熱點傳播又十分迅速,抖音那邊更不受掌控,這手機還怎麼賣?
阿裡想要進軍手機業務是馬伝曾經當麵和方卓聊過的事情,確實是想著給易科帶來一些麻煩,但阿裡當下最重要的事不是這個,而是對電商市場的整體發展研究與把控。
直播電商帶來了新活力,大部分被抖音占據,淘寶和天貓固然也增加了一些流量,可是,長遠來看,己方的增速是難以匹配競爭對手的。
除此之外,由“財神”孫同宇創立的拚多多在年後也漸漸運轉起來,這讓阿裡為此開了好幾次會,連內網也在討論這位前高層重返電商所帶來的變化。
這種討論的勢頭讓CEO張勇也不得不在會議上給出回應。
“大家不用擔心,去拚多多那邊的都是一些低淨值又高客訴的買家,某種程度上算是我們主動趕過去。”
“整個體係的升級必然會帶來這種情況,但我們各項財務指標都證明著集團的優秀走勢。”
“我們要進行多維度的發展。”
不管是孫同宇這位前高層,還是置於易科係之下的又一電商業務,拚多多都自然的獲得了重視,但阿裡集團的財報沒問題、kpi沒問題、業務線沒問題、利潤沒問題,些許意料中的損失也自然就沒問題了。
張勇認為,今年的直播電商確實有一些挑戰,但集團的電商品牌慣性仍能繼續延伸到這一塊,最重要的是,易科係的核心公司,它必然會遭受更嚴峻的挑戰,也必然會陷入長久的陰霾。
這不僅僅是張勇一個人的看法,也是風清揚,是眾多機構的看法。
易科係固然組織起了直播電商這一陣營裡多品牌聯合的攻勢,但易購、米團、易信等不同公司的利益也必須有所分配,而負責這一分配的易科公司,儘管自家貼牌手機可能起不到大作用,可是,它仍舊需要麵臨市場激烈的衝擊。
易科一時間或許無虞,又怎麼長時間的承受市場的變遷?
截止到三月一日,多個市場渠道已經陸續證實,易科確實徹底結束Selfy的銷售,也中止了Mars 9標準版的供貨,同時控製著Mars 9 Pro版的數量。
易科的核心業務出現越來越明顯的征兆,不管它多麼強大,不管它培養和配置出了多大規模的體係,確實都無法解決產能受限的問題!
雖然易科的雲計算業務在增長,雖然易科的筆記本仍然有獲得授權,也在增長,雖然易科傳出收取體係內技術服務費的消息,但這些帶來的營收都難以彌補核心業務的損失。
什麼叫核心業務?
就是,它一衰退,嗅到血腥味的對衝基金們便聞風而至。
納斯達克二月底公布的做空倉位,易科股票相較於半個月前有了個大幅提升,增長至71.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