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掛號網,從方卓的角度來說,它已經能完成出於自己個人的作用。
他甚至不需要在舅媽麵前拿那個代拿賺錢來說事,隻告訴她掛號網的如火如荼就成。
當然,這個“如火如荼”可能沒那麼火,但有這樣的名義就能取信於人。
至於能信多少,反正每個月定期有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醫療費,那就人命關天的治療為先。
而從掛號網這個推動時代細節小小發展的產物來說,方卓前前後後考慮了幾個可能的結局,最好的當然是一路做大,不斷的方便醫患雙方。
最壞的嘛,方卓覺得應該控製在不讓自己有負債的程度。
兩者之間,不管是國內有大大小小的類掛號網相互競爭還是影響力僅限廬州一地,他其實都是能夠接受的。
隻是,做起事來當然是全力衝著最好的目標去,儘量打出一個“完美”評分的結局。
現在,想要完美,臨安這個互聯網發展論壇的會議很重要。
這將會是掛號網在眾人和領導麵前的第一次發聲,也將是它能否借勢起飛的關鍵點。
方卓在虞紅家裡聊過一次政策的雙麵性,但很多事單憑嘴上所說而沒有親身體會是完全體驗不到其中力量的。
就像90後的這一代很難體會到氣功熱有多讓人癡迷,很難體會到出國熱能多讓人向往,他們成長的環境就是科技尤其互聯網不斷發展,國力不斷充盈的時代。
虞紅、周辛、蘇薇,他們這些身在校園和剛出校園不久的人也體會不到方卓所說的風口之風能有多大。
一級是風,十級也是風。
2000年的前後數年,計算機熱是一種風潮,它始於那句“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如此十數年才在一批人的奮鬥下漸漸形成社會上的浪潮。
而部委如今建設信息化的號召是一種更針對性的行政重視,它既能催生很多的企業不斷發展,也同樣讓一些人憑借概念、結合資本在市場上粉墨登場。
方卓知道這樣的“粉墨登場”不會有太多時間了,在千禧年的末尾還能有一些餘熱讓人抓住,真正到了明年或者後年,潮水褪去就會有裸出真麵目。
如果他沒記錯,2年後,也就是2002年,國內會出台第一個國家信息化規劃,它是“十五計劃”中的信息化重點專項規劃,是對前麵的總結,也是對之後的展望。
方卓現在就是想借著臨安的這次會議蹦躂出來,讓注視國內信息化發展的人知道他是那種符合“需求導向和應用效果”信息化企業中的向上青年。
有難度嗎?
有。
最大的難度就是他不知道這次會議的領導是不是他希望出現的那種領導。
其它的,包括登台發言都是一些小小的問題。
這頓一共有6個人的包廂晚餐,方卓把它當成一次“吹風”餐,如果可以的話,他其實更想是一場吹風宴,不過,錢還是得省著點用。
至於,到底有沒有效果。
就方卓的觀察來看,五個人都是懵懵懂懂的應下自己“這個關頭都得多努力”的要求。
晚上九點鐘,晚餐在沒有加菜的情況下吃到小店老板進來看了兩趟才結束,依舊是宋榮騎摩托載著唐尚德“突突”的回去,公司股東們則在科大校園裡邊走邊聊。
不過,周辛走著走著忽然有了些啤酒喝多的尿崩之意,他很快就消失在校園裡的某個角落。
虞紅隻是稍微沾了沾酒,她今晚沒有醉意,就是嘴上巴巴的說個不停,既有接觸醫院碰到的不稱心,也有成功拿下院方的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