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和能源的審批通過,這意味著卡在冰芯前進道路上的關卡已經度過一半。
除了方卓和冰芯,最興奮的還是設備廠商。
就在方卓於華盛頓等待的時候,數家冰芯采購設備的廠商都紛紛來打探情況。
比如專注專注於蝕刻、沉積和清潔市場的LamResearch泛林,主導著檢查半導體光掩模和掩模版設備市場的KLA-Tencor科磊,全球領先的器件測試設備的提供商Teradyne泰瑞達等等。
美國這邊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全球一流,像科磊公司,他們提供的不單單是掩膜設備,還有半導體產品良率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冰芯可預見範圍內極其欠缺的。
冰芯的采購團隊早就揮舞著支票和這些廠商接觸,一切也近乎談妥,隻有行政層麵的審核遲遲沒有拿到。
設備廠商們挺看重來自東方工廠的采購清單,那是動輒上億美元的大合同,而且,設備賣出去後的售後費用、生產線解決方案等方麵還能賺到很多很多美元。
此外,半導體製造的這類工廠往往不會隻是建設一條生產線,像四年前通過美國四大部門會簽的中芯就是一條一條生產的采購,絕對是設備廠商的大客戶。
這是一門值得在意的長久的生意。
尤其,現在冰芯的董事長就在華盛頓,且審批進度過半,那些揮舞的支票眼看就要落袋了。
“泛林公司給我的感覺簡直比我們自己還急迫。”
“這是什麼情況?”
趁著還沒去攻克剩下兩個硬骨頭,方卓出席體育活動維持形象之餘也在冰芯采購小組進行探討。
“方總,泛林公司是怕我們選擇了日本的TokyoEle東京電子。”采購組長徐勝輝解釋道,“一旦審核通過,橫亙在冰芯麵前的障礙就不存在了,我們的選擇餘地會寬廣很多。”
“東京電子的設備也很先進,而且,不論是距離還是溝通上都更便利。”
“泛林公司的設備價格要高一些,但他們提供的行業方案從口碑上來說比較不錯。”
方卓點點頭,是這樣。
他思考一會,問道:“售後和解決方案的態度上呢?”
徐勝輝毫不猶豫的說道:“都挺大爺的。”
方卓微微搖頭,不覺詫異。
“方總,你看我們應該選哪個?”徐勝輝詢問老板意見。
“審核都沒下來呢,這樣的判斷就由你們來做。”方卓不想在這種事上乾涉內行的判斷,隻是說道,“就儘量從長遠關係來考慮。”
他想了想,又說道:“你說像泛林、科磊這樣的設備公司,他們有沒有資源來遊說國務、國防這兩家?”
徐勝輝遲疑,不敢妄下斷言。
方卓經過前麵能源和商務的審核過程,發現這個尺度還挺……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儘管也遭遇了困難,但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種嚴陣以待的困難。
當然,可能是史密斯也在暗地裡做了些工作。
高盛的能力比自己理解的更雄厚,史密斯的動作比他向自己展現的更多。
6月27日,冰芯五人組按照慣例時間向國務的能源和商務事務局提交設備采購、技術引進申請。
不得不說,不論是部門名字還是領導全稱,這都讓方卓的心裡頗有些異樣。
這個部門的一把手稱呼是國務青,是能在新聞中頻頻聽到名字的人。
方卓也是通過這次采購申請才弄明白一件事,美國這裡的國務苑不同於國內的同名機構,它其實更多是相當於外交b,履行的外交事宜。
但即便不是方卓想象的那樣,國務青仍然是內閣第一號成員,比其它部門的內閣成員都要重要。
方卓在來之前向史密斯詢問了一件事。
“我們會見到鮑威爾嗎?我們的審核需要他來批準嗎?”
史密斯倒是很淡定:“肯定見不到,他去法國了,如果順利,冰芯的采購審核應該是次卿負責,方,你的緊張顯得很奇怪。”
方卓解釋了一番緣由。
史密斯有點驚奇,說道:“你之前不是和唐娜德一起吃飯交流過嗎?你應該理解很多新聞上的貨色是什麼樣的了。”
“……”方卓把關心回歸到正事,“那這次的貨色呢?”
“是正經的貨色,我們要依據流程來申請。”史密斯答道。
正經貨色是什麼樣?
方卓著實不太理解史密斯的答案,但這次申請確實是全程依據流程,整整一天忙下來,僅僅是完成申請的遞交,過程是十分繁瑣。
不少在材料上的事又被機械性的問了一遍。
你是誰,從哪裡來,要做什麼以及更多方麵的細致問題。
然後……
三天過去了。
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方卓有致電詢問,但得到的還是已經呈交上去的答案,措辭都幾乎沒有變化。
“這是什麼情況?”
方卓詢問史密斯。
“再等兩天看看。”史密斯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國務這邊的資源不多,旁敲側擊過去也沒給出回應。
如此又兩天時間,看起來,冰芯的采購和引進申請被冷處理了。
史密斯沒給出什麼好的方法。
方卓甚至給國內的張汝京張總打電話,詢問他當初如何通過這一家的審核。
張汝京的答案沒什麼參考性,他當時第一家就是國務,流程也比較順利,反而後麵的比較費事。
方卓無奈,隻能又等了兩天。
這兩天裡除了心情略顯煎熬,他收到了索尼音樂的消息,那邊要在7月14日舉行股東會,將要討論索尼音樂和貝塔斯曼的合並事宜。
其中,易科公司的持股和外部董事人選也將會一起定下來。
這是方卓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易科將會獲得更多的音樂版權,足以和蘋果進行正麵對抗。
此外,易科也有了窺視索尼音樂的渠道。
索尼集團的動蕩和全球音樂產業的發展趨勢都注定索尼·貝塔斯曼的合並很難起到太積極的效果,這對易科這個插足者來說是個好機會。
7月5日,先後飛往洛杉磯、紐約的史密斯匆匆來找方卓,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
“方總,聽說易科是彭博社的客戶?這次恐怕需要找他們來解決問題。”
“彭博社給易科提供數據和一定的媒體服務,他們能幫上這個忙嗎?”方卓存在疑問,更多的是想弄清內裡的邏輯是什麼樣。
易科成為彭博社客戶的這個事算是強迫,當時方卓還在國內,美國的紐約州州議員突然跳出來指責易科存在傾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