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要離開冰芯施展抱負,那難道還有強留的理由嗎?
方卓心中思緒萬千,思考著更得當的處理方式。
晚上八點半,正當冰芯董事長考慮進一步安排之際,一個陌生號碼忽然打到了手機上。
“方總好,我是德州儀器的市場副總監孫誌舟,聽說冰芯正在尋求設備采購的審批許可,有興趣聊聊嗎?”自稱孫誌舟的德儀副總監開門見山。
方卓心裡一怔,平穩的說道:“德州儀器?孫總既然這樣打電話給我,我當然是有興趣的。”
“那我們在酒店的二樓咖啡廳聊,怎麼樣?”孫誌舟又拋出一個讓方卓驚訝的事,“我和同事們已經到了酒店大廳。”
“好的,孫總,稍等。”
方卓放下手機,滅掉雪茄,從浴缸裡爬出來,簡單換了身衣服,抵達酒店的二樓咖啡廳。
他沒喊其他人,打算先看看德州儀器的來意。
從狹義的市場角度來說,德州儀器和冰芯算是競爭關係,但人家是行業巨頭,冰芯還沒入門,兩者沒有可比性。
而如果說得更廣一些,德州儀器也提供半導體行業的解決方案,冰芯可以作為產業鏈的下遊代工。
隻是,德州儀器不在冰芯的設備采購清單上麵,也素來沒打過什麼交道——非要說關係的話,德州儀器為蘋果提供Ipod的芯片,這是易科拆解研究後知道的餓。
那,市場副總監孫誌舟口口聲聲提及“設備采購的審批許可”是什麼用意?他們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諸多辦法都嘗試過的方卓自然不介意聽聽上門的變化。
孫誌舟和德儀的人一共四人,但另外三人隻是互換名片後便把空間留給副總監和方卓。
“方總,聽說冰芯在國防遇到一些審核的困難,德儀可以為你們提供幫助。”孫誌舟沒弄玄虛,簡單直接。
方卓微微一笑,說道:“確實碰到一些困難,我們和高盛、德意誌銀行在為此努力。”
孫誌舟明白對方不願意露底的姿態,也笑道:“方總,今天我既然過來就是帶著誠意的,我個人很佩服方總的商業成就,對於冰芯設備采購在國防這裡的阻礙也很遺憾。”
方卓平靜的承認道:“是的,我沒想到國防會對一家正常的商業公司如此敏感,但我們已經在考慮德國和歐洲的設備廠商。”
孫誌舟心中微驚,搖頭道:“冰芯恐怕很難從歐洲拿到設備,《瓦森納協定》的範圍包括歐洲。”
方卓反問道:“那你在這之前想過冰芯能拿到能源、商務、國務三個部門的采購許可嗎?”
孫誌舟微微遲疑。
方卓繼續說道:“德意誌銀行是冰芯的重要股東,冰芯也是一家全球化資本股東的公司,本身又注冊在開曼群島,考慮到國防的理由,我們正考慮把工廠位置從華夏改為柏林。”
“不論是高盛、DCM、IDG,還是德意誌銀行,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隨著冰芯搬遷,國防這道采購許可的最後阻礙將不攻自破。”
他抿了一口咖啡,淡淡的說道:“孫總,你想的未免太簡單了。”
孫誌舟陷入思考。
沒問題啊,已經有三家部門許可的冰芯如果搬遷到柏林,國防的敏感性就會降低很多,而且,股東之一的德意誌銀行必然會施加影響。
冰芯現在固然是陷入困頓,但並不是沒有解決方法。
隻是,柏林給出的政策必定比不過華夏,而且,也會存在工程師上的損耗。
但如果真把冰芯逼急了,它肯定也顧不了那麼多。
孫誌舟考慮一番,心中的態度降低很多,依舊笑道:“方總,我相信你更願意把冰芯放在華夏。”
他這句話裡是對這位國家和民族情感的判斷。
“是啊,誰說不是呢,華夏的政策太優惠了,人工也相當便宜。”方卓不動聲色的說道,“但采購不到設備,高盛、德銀他們不會允許我這樣做的。”
不是我不願意,是我會被資本逼著搬遷工廠。
我一個普通人還能鬥過資本的意誌嗎?
孫誌舟微微點頭,被說服了。
他重新組織語言,說道:“如果德儀能提供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我相信方總還是更願意繼續原定的發展規劃。”
“唔。”方卓端起咖啡杯,往後靠了靠,“孫總,說說看。”
孫誌舟開口要說話,卻又被方卓打斷了。
“在聽德儀的條件之前,我倒是好奇你們的能力,孫總今天夜裡過來,我相信不是為了浪費時間。”方卓露出一個幅度很小的笑容。
孫誌舟思考兩秒,說道:“拉姆斯菲爾德先生曾經在德州儀器擔任董事長和CEO,時至今日,德儀……”
他用了一個更符合東方文化的描述:“德儀和國防還有些香火情麵。”
方卓的表情沒有變化。
他的心裡長舒一口氣。
答應了,你說什麼我都答應了。
防長拉姆菲爾德的履曆自然是被研究過的,可他在德儀的任職已經要被追溯到十多年前,冰芯現在被卡的又是第一道門檻。
而且,德州儀器把它手中的國防業務也在七年前就出售給其它公司。
萬萬沒想到,德州儀器還有這樣的把握從而找上門來。
不怕花錢,就怕花不掉錢!